|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从2011年1月6日开始,《潍坊晚报》用20多个版面相继报道了昌邑市饮马镇杨楼村的两位80多岁的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含辛茹苦靠卖“纸扎”供养失去双亲的孙子杨乐飞。两位老人的大爱深深感动了全国各地的读者,潍坊市民更是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与此同时,著名影星黄晓明通过潍坊晚报官方微博得知了两位老人的事情并转发了该微博,还写道:“家乡的奶奶,一定要帮。”并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制定了具体的捐助方式。此后,爷爷奶奶的孙子杨乐飞也免费进入潍坊潍柴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一技之长,祖孙三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事件回顾 感人视频引关注,记者探访爷爷奶奶 2011年1月4日,网上一段感人的视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视频的内容是昌邑市饮马镇杨楼村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含辛茹苦拉扯着从小失去父母的孙子,15年来靠“纸扎”供养孙子生活和上学。得知这个消息后,记者立即赶到杨楼村,对两位老人进行了探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爷爷叫杨俊孟,奶奶叫刘秀芬,两位老人都已80多岁。15年前,杨俊孟的二儿子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去世,二儿媳妇悲痛不已,没过多久便喝下农药离开人世,撇下一个3岁的儿子杨乐飞。就在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的时候,两位老人没有放弃,毅然决然地开始照顾孙子,十五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孙子。 由于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83岁的奶奶刘秀芬就每天在家里做“纸扎”,然后拿去卖掉补贴家用,但是一年也只能赚几百元钱。除此之外,家里的经济来源就是两亩田地的租金。好在有左邻右舍和村里的帮助,祖孙三人才能勉强度日。 谈起自己的孙子,奶奶刘秀芬对记者说:“只要孩子愿意上学我们就供,不能让他上不了学,将来没出息。咱也不能光靠别人帮衬,自己能挣一点是一点。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供孩子上学。”“俺这个孙子尽管从小就没了爹娘,可他人好,老师同学都夸他,这也算俺没有白费心血。俺和他爷爷都80多岁了,就怕俺老两口有一天不在了,俺这个孙子没人疼……他还没有成人呢!”尽管奶奶刘秀芬说的每一句话朴实无华,然而却深深地打动了大家,两位老人博大的爱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个人。 报道影响 爱心相继涌来,老人一家生活大变样 自《潍坊晚报》报道了两位老人15年来靠做手工拉扯孙子杨乐飞的事,读者、网友纷纷表示,“杨俊孟、刘秀芬两位老人让人很感动,他们就是大家的爷爷和奶奶。”自此,两位老人就被亲切地称为“我的爷爷奶奶”。 “向最慈祥的爷爷奶奶致敬”、“无数次的亲情故事,带给我的除了感动外,还有对待亲人,我们要珍惜、珍惜、再珍惜”……两位老人感动了无数读者、网友,他们纷纷表示要帮助这祖孙三人。潍坊晚报应读者要求特设爱心账户,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收到爱心款5000余元。不少爱心市民还亲自驾车赶到爷爷奶奶家中,给爷爷奶奶送去了爱心款,并给杨乐飞买了羽绒服等生活物品。 “家乡的奶奶,一定要帮”!这句话,是山东著名影星黄晓明在2011年1月9日中午12时31分转发“我的爷爷奶奶”时的表态。从转发微博到决定资助,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黄晓明决定每个月资助500元,并让记者帮着捎年货给老人,还把3000元直接打进了爱心账户,希望老人能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本报的连续报道,也彻底“打乱”了爷爷奶奶的生活,连续几天本报热线电话不断,打听爷爷奶奶家的联系方式,或是捐款账户,还有许多潍坊本地的热心市民来报社送钱送物,委托记者带给老人。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爷爷奶奶的生活大变样,原先舍不得吃的鸡蛋、猪肉再次摆到了饭桌上,但是爷爷奶奶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依然没改变。在采访过程中,他们一心惦记着孙子杨乐飞的生活,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留下来,等孙子放假之后回来再吃。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杨乐飞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一心想读书的杨乐飞希望学习一些技能,为将来找工作做打算。报道见报之后,潍柴职业学院的领导立刻联系了本报记者,通过记者找到了杨乐飞,可以给杨乐飞提供一个免费入学的机会,学杂费和住宿费全免,在得知这个好消息后,杨乐飞免费入学学习柴油机装试和维修。 自杨乐飞免费入学之后,杨乐飞也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学校领导也给予了杨乐飞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每年1000元的助学金,逢年过节也会到杨乐飞家,看望爷爷奶奶。 记者回访 爷爷奶奶心里,孙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自2011年1月至今,关于“我的爷爷奶奶”和杨乐飞的报道从未间断过,爷爷奶奶的生活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爱心也一直从未间断过。 今年11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昌邑市饮马镇杨楼村,见到了爷爷奶奶。正值中午时分,奶奶正在准备午饭,一个清炒芸豆,再加上一个上顿饭吃剩下的清炒黄瓜,就是爷爷奶奶的中午饭,两个菜里不见一块肉。“馒头是拿麦子去换的,换了8个,够俺俩吃两天的。今年青菜也便宜,俺俩的低保金正好够俺们吃饭的。”爷爷告诉记者,现在除了低保金,他们每个月能领到110元的养老金,镇上每个月还发给他们600元的补助。“飞飞在学校还要吃饭,每个月给他二三百元,城里不比在乡下,花销大,不能委屈了他。”在爷爷心里,孙子永远是最重要的。“俺老俩年纪大了,身上的毛病也多了,一个月得300多元的药费,这些都是儿子和闺女买。” 爷爷告诉记者,自从杨乐飞的爹妈去世,为了抚养他长大成人,家中的积蓄全都花光了,生活越来越拮据。本报报道之后,那么多的好心人来帮助他们,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还会过上现在这种好日子。再有几个月杨乐飞就要毕业参加工作了,他和奶奶的心就可以放下了。“现在俺俩就期盼飞飞能找个好工作,娶上媳妇,生活越来越好,俺俩就算完成任务了。想到现在的生活,俺老俩这辈子值了。”爷爷望着窗外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花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