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嫌待遇低,家贼组成一条龙
企业员工男扮女装潜入女工宿舍行窃
街头现“潍坊版”
三辆车一夜之间被“卸腿”
2012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嫌待遇低,家贼组成一条龙
  嫌犯刘某接受警方讯问。



◎车间工人负责偷原料,司机负责运赃物,门卫则放行 ◎盗窃公司价值30多万元货物,四嫌犯已被警方抓获
  在寒亭区一家公司上班的刘某、张某因嫌待遇低,竟打起盗窃公司货物的歪主意。两人为实施作案,买通了门卫及生产车间的临时工。自今年9月份以来,该团伙先后盗窃作案20多次,销赃后非法获利30余万元。寒亭警方经缜密调查,将嫌犯逐一抓获。目前,4名嫌犯均已被刑事拘留。
  发现丢失30多万元货物
  11月9日,寒亭区一家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盘点时发现,大量生产塑料用的原材料产品去向不明,价值30余万元,遂打电话报警。
  接警后,寒亭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民警研判案情发现,该案涉案物品数量多、案值大、周期长,作案时间充分,由此判定该公司内部员工作案的可能性较大。
  为尽快侦破该案,民警兵分两路展开侦查:一路民警在该公司保卫部门配合下,对厂内可疑人员进行排查,缩小侦查范围;另外一路民警则对生产车间周围环境和周边情况进行详细勘查,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和研判。在排查过程中,该公司一名边姓临时工引起警方注意。边某工资不高,然而近几个月却出手非常阔绰,警方决定立即对边某进行询问。
  经查,边某今年38岁,江苏省徐州人。边某很快便承认了盗窃公司货物的犯罪事实,但拒不交代同案犯的任何信息,案件侦破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一名嫌犯竟是公司保安
  民警分析认为,边某一人不可能悄无声息完成盗窃,一定还有同案犯。警方将边某刑事拘留后,加大审讯力度。最终,边某交代了同案犯张某某,称其是公司职工。然而,民警查看公司名单发现,压根就没有这个人。
  是边某故意隐瞒真相?还是不知道同案犯的真实姓名?民警认为,边某入职不到1年时间,极有可能不知道同案犯的真实名字,于是调整思路,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追查嫌犯“张某某”。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最终确认一辆黄色面包车进出公司和主要路段的行驶规律与案发时间吻合,车主系该公司叉车司机刘某,民警立即将其抓捕归案。
  经查,刘某今年41岁,家住潍城区。在审讯过程中,刘某不仅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还供出同案犯张某,此人便是边某所谓的“张某某”。11月20日,民警对张某进行了审讯,张某又交代了另外一名同案犯王某。令民警没有想到的是,王某竟然是该公司的保安。
觉得待遇低打起歪主意
  原来,刘某和张某都是这家公司的老职工,与该公司大部分职工相熟,他们便利用这一条件,通过送礼等手段买通了门卫王某,以便于赃物顺利运出。而边某则利用自己在生产车间装料、封袋的便利条件,将封好袋口的原材料产品放在车间周围一个隐蔽角落,然后由张某和刘某用面包车运出。盗窃得手后,销赃所得由刘某根据4人“贡献”分配。该团伙自今年9月份以来,先后实施盗窃作案20多次,销赃非法所得30余万元。
  据嫌犯刘某、张某交待,虽然他们在公司干了二三十年,但待遇一直较低,除去房贷按揭等消费支出外,每月所剩无几,王某每月1200多元的工资基本上全用于还房贷,生活拮据,而边某作为临时工工资收入则更低,4人为改善生活状况,结伙干起了盗窃的勾当。
  11月27日,记者获悉,目前4名嫌犯均已被刑事拘留,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少华 实习生 张静 本报通讯员 史为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