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嘘寒问暖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恶意差评师”涉嫌敲诈淘宝店主。
|
|

|
|
◎淘宝将获得的“恶意差评师”信息等交给杭州警方 ◎嫌犯大多20岁出头,一天之内曾攻击20多家网店 11月29日上午,淘宝网和杭州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破获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目前,已有7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获,并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逮捕。杭州警方透露,抓捕“恶意差评师”的行动将持续进行,预计还有多名嫌犯将在年内陆续落网。 卖家遭恶意差评,淘宝成立调查组 今年6月以来,淘宝网频频接到卖家遭遇“恶意差评师”的投诉举报。据淘宝网信息安全部资深总监王益华介绍,网店卖家举报的情况比较相似,有“顾客”来店里拍下商品,紧接着就有人来和卖家谈判,不管发不发货、货品是好是坏,如果卖家不肯支付一笔钱,这些“顾客”就要给差评。 淘宝网的“差评”“好评”,基于网站创建9年多以来逐步建立的一套信用评价体系,买家对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等进行打分评价,评价情况往往成为其他买家购物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好评”“差评”也因此受到卖家珍视。 根据多个卖家提供的信息,淘宝网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通过接受投诉举报、异常行为分析、卧底调查等手段,掌握了大量“恶意差评师”的作案证据和相关信息,并将后台调用、梳理的数据资料移交警方,协助展开对这起“恶意差评师”案的侦查。由于互联网作案的分散性,经过多地警方联手对受害的卖家进行取证,圈定了这批“恶意差评师”的名单,并且锁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及其具体住址。 随后,杭州警方组建的专案小组兵分多路,对落脚在长沙、桂林、重庆、深圳、石家庄等地的嫌疑人实施集中抓捕,7名犯罪嫌疑人落网。目前,涉案嫌疑人已经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逮捕。 “恶意差评师"大多20岁出头,团伙作案 据警方介绍,落网的“恶意差评师”大多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其中一位安徽籍的犯罪嫌疑人杨某,短时间内作案40多次。“差评师”向每家店铺索要的金额通常只有几百元,但作案频率较高,今年6月作案高峰期,一天之内就曾攻击20多家店铺。 据警方披露,“恶意差评师”已经形成团伙作案。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中队长韩荣为说,嫌疑人通常是从各种聊天平台纠集七八个人,大家先锁定某件商品,通常是网店赠送的、或是单价1元以内的商品,找好目标之后将信息发到组织者手里,约好时间,统一去网店拍货。购买时除了留下统一的联系电话,随后由团伙里的“谈判者”与卖家谈判,收取赃款并进行分赃。 随着网购的兴起,“恶意差评”“刷信誉等级”等新型网络犯罪不断涌现。韩荣为说,据落网的7名“恶意差评师”交代,他们普遍认为“鼠标点一点”就能坐享其成,来钱又快又轻松,却没有意识到“拉人入伙、组团围攻、敲诈勒索”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交易的细节已经留下痕迹。对于这样的犯罪行为,警方将联合淘宝网严查到底。 警方表示,短时间内多次敲诈构成犯罪 据韩荣为介绍,尽管此次案件的涉案金额并不高,但短时间内多次敲诈已经构成犯罪,同样有法可依。 根据2011年修改后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警方表示,网购平台上类似“恶意差评师”的案件,破案的最大难题是,由于涉案金额较小,很多受害者受到敲诈后往往未向公安机关报案,以致于公安机关无从查找案件。因此,公安机关提醒受害卖家要及时报案,共同维护网购秩序。 此外,淘宝网近期开通了恶拍举报绿色通道,对监控到的和卖家举报的群体恶拍订单,经核实后进行关闭交易处理,避免卖家受到损失。对于参与恶拍的买家账号,情节严重者冻结淘宝账户。 杭州警方透露,抓捕“恶意差评师”的行动仍在进行,预计还有多名嫌犯将在年内陆续落网。 ◎业内 淘宝店主遭遇“恶意差评师” 7名“恶意差评师”11月29日被抓获后,许多淘宝店主对此“叫好”。有淘宝店主在一个专业电商论坛上表示,“现在好了,网络与实体结合了,终于有人站出来维护众多商家的利益了。” 事实上,有不少淘宝店主都曾有过面对职业差评师的经历。 一个网名为“聪硕纸箱”的淘宝店主表示,10月初的时候,他在淘宝上做江浙沪皖纸箱生意,在店铺里明确注明只发江浙沪皖,其他地区邮费自理。但一位广东的买家以未免邮费为由给出差评,并称“想解决可以,50解决,不然就投诉。” 另一位网名为“猫儿凶猛”的淘宝店主则称,“小卖家艰难啊,质量好好的一款鞋子,一个差评就能毁了这个鞋子。” I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11月29日表示,此案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诚信行规建立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对淘宝网来说,很多借助“差评师”之名行敲诈之实的违法分子,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淘宝网的信誉。“这对维护淘宝网乃至C2C电子商务行业的安全、诚信的交易氛围是有积极意义的。”梁振鹏说。 ◎律师观点 办理恶意差评案件取证难度大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毕建伟律师认为,“恶意差评师”是伴随着网购兴起而产生的一个“职业”,差评师利用了卖家对自身商誉的珍视,以恶意伤害卖家信用为要挟,获取非法利益。杭州市公安局破获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将对以后电商行业类似的现象起到威慑作用。随着电商的发展,若不严厉打击,类似行为将层出不穷。 同时,警方在办理恶意差评勒索财物案件中,首先面临的是取证问题。由于差评师手段巧妙、不留下证据,取证难度大,需要公安机关、淘宝网和卖家三方通力配合以掌握证据认定差评师的违法行为。一旦认定敲诈勒索行为存在,则可以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追究其相应责任。 本报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