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导读

第A02版
新闻评论

第A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标题导航
26名穷苦娃有钱坐校车了
2012年12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26名穷苦娃有钱坐校车了
  潍坊社区义工与受助学生赵延峰(右一)进行交流。



◎迎接国际志愿者日,潍坊社区义工与鄌郚贫困生结对子 ◎小学期间给每个孩子发放1000元,用于支付坐车等费用
  爱心人士捐万余元
五名贫困学生获助

  本报讯 12月1日上午,记者跟随鸢都义工和香港一家企业的多名爱心人士来到昌乐县刘国昊的家中,为其送来了一些日用品、学习用品以及爱心捐款。当日,爱心人士对我市5名贫困学生进行了捐助,共送去了1万余元的爱心捐款。
  刘国昊今年11岁,家住昌乐县营丘镇冬枣林村,今年上5年级。他的父亲两年前已经去世,爷爷卧病在床,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母亲一人身上,她靠打工赚来的微薄收入成了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
  刘国昊的奶奶说:“刘国昊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乱花钱。有时候我给他几毛钱,他都不舍得买零食,都攒着买本子、买铅笔。”
  得知刘国昊的情况后,爱心人士给他送来了爱心捐款和学习用品。
  当日,爱心人士对我市5名贫困学生进行了捐助,捐款1万余元。
         (记者 王叶妮)
◎相关新闻
  和爷爷住在锅炉房
  今年9岁的刘长浩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多年前他的母亲离家出走,后来他的父亲因精神障碍也走失了,家里只剩下他与爷爷相依为命。
  刘长浩的爷爷刘松三今年60多岁了,在当地一家医院烧锅炉,他和爷爷就挤在锅炉房内一间3平米左右的小屋里,这间小屋只能容纳一张小床,他们两个人睡在上面,腿都很难伸开。
  “我晚上要经常起床看锅炉,一般后半夜就不睡了,孩子在这里睡。”刘松三说道。
  记者看到,在这间小屋外,放着一个大型锅炉,在门口有一个小型锅炉,墙角堆了大量的煤炭,墙壁已经被熏黑了,房间里光线也比较暗。屋内还摆着一张油漆已经剥落的旧椅子,刘长浩就在这里写作业。“这里挨着锅炉,冬天不冷。”虽然生活环境并不好,可是刘长浩非常乐观。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受助学生
  墙上奖状密密麻麻
  “我以后也可以坐校车上学了!”收到助学款,赵延峰同学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正在读六年级的赵延峰今年13岁,1岁时她的父母离异,年幼的她跟着爷爷奶奶住在大伯家里。爷爷奶奶都已经70多岁了,无法给她额外的开支。从家里到学校有三里路的路程,之前她不坐校车,一直是爷爷用三轮车接送她上学。
  家庭不幸让赵延峰变得特别懂事,小小年纪的她已经会做很多农活。每天她都会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操持家务,农忙的时候会帮助大伯下地干活。
  记者了解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赵延峰学习非常勤奋,成绩非常优秀。在赵延峰家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贴着她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获得的奖状。记者数了一下,正好12张。
  “这孩子学习好,还有三张镇上发的荣誉证书呢!”提起孙女的学习成绩,赵延峰的爷爷一脸骄傲。
  “我以后也可以坐校车上学了!”12月1日,在昌乐县鄌郚镇中心小学读六年级的贫困学生赵延峰高兴地说。为迎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12月1日,潍坊社区义工的26名义工来到昌乐县鄌郚镇中心小学,与26名学生结成对子。在孩子们上小学期间,义工们将资助他们每人每年1000元,用于支付校车、日常生活、课外读物等费用,在寒冷的冬日,给孩子们带来了温暖。

结对救助其乐融融
  12月1日,天气非常寒冷,但昌乐县鄌郚镇中心小学的教室内却温暖如春。穿着红色校服的贫困学生与潍坊市社区义工联合会的义工坐在一起,开心地交流着。
  据该校校长朱士强介绍,这次与社区义工的联合助学活动中,学校共选取了26名家庭特别贫困的学子,他们大多是单亲或者家庭遭遇变故的,其中还有3名是孤儿。
  按照孩子们的实际学习需要,社区义工与鄌郚镇中心小学沟通商讨后决定,小学期间对每个孩子每年资助1000元,其中包括杂费、校车费、午餐费等。助学金通过社区义工联合会交学校保管,确保用于孩子上学支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记者了解到,本次助学活动中,社区义工向鄌郚镇中心小学贫寒学子共提供了26000元的助学款。
义工希望爱心传递
  今年35岁的李女士在我市一家大型企业从事策划工作。12月1日,她带着8岁的女儿刘艺欣参加了这次助学活动。李女士表示,每年拿出1000元对义工来说不会影响很大,但对贫困学生来说,能很大程度地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她也希望爱心传递下去,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记者了解到,为促成这次爱心助学活动,潍坊市社区义工联合会经过调查走访,确定了26名需要资助的学生。这些孩子有的父母双亡,靠亲戚抚养;有的家长身患残疾,没有抚养能力;有的父母常年患病,债台高筑;有的父母离异,缺乏固定的经济来源。
  除了当日完成的爱心结对子,社区义工联助学部部长袁磊还表示,社区义工还将定期关注孩子们的状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