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要闻

第A02版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A03版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标题导航
看到我父亲,请帮他披件棉衣
路遇男童落水,大学生救人挺专业
2012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到我父亲,请帮他披件棉衣
  大图:走失的张德智老人(左二)和家人。 小图:张德智。(资料图片)



◎平度64岁患病老人走失一年半,家人焦急寻找 ◎据推测可能已经到了高密,急盼好心人提供线索

  2011年5月1日,患有老年痴呆症的63岁老人张德智从平度市李园家乐福养老院走失,至今杳无音信。这一年半多的时间里,张德智的家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他,内心深受煎熬,时刻惦念着老人的安危。据张德智的家人推测,现在老人很有可能来到了曾经工作过的潍坊高密境内,2012年12月14日,张德智的儿子张先生致电本报,希望能有好心人为他们提供线索,帮助他们寻找父亲。

从养老院走失一年半
  2011年5月1日,当时63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张德智从平度市李园家乐福养老院走失,张德智的儿子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在从那之后长达一年半多的时间里,他再也没有父亲的任何一点音讯。
  张先生告诉记者,走失之前,老人已经患上老年痴呆症,头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因为他们工作太忙,不放心把老人一个人留在家里,无奈下只能把老父亲送到了养老院。
  “那时候父亲经常无缘无故的在深夜大吵大闹,弄的邻居都休息不好,而且把父亲一个人留在家里,他经常自己去动电、动火、动煤气,非常危险,已经不适合独自一人居住。而我们的工作都很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呆在家里照顾他,迫于无奈只能把他送到了养老院,请了专职人员照顾他。”张先生说。
  张先生介绍,父亲走丢的那一天是2011年5月1日,父亲走丢的当晚养老院的院长就给他打了电话,把他父亲走失的事情告诉了他,但当时张先生并没有在意,没想到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张先生告诉记者,父亲经常独自出走,有时候一走就是四五天,一点消息都没有,但过后都会自己回到养老院。开始的时候他还挺紧张,但后来次数多了他也就习惯了,没想到这一次父亲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等了六天,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问养老院也说没回去,这才意识到父亲可能走失了。2011年5月7日,我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但是都一年半多的时间过去了,也没有得到父亲的任何消息。”张先生自责地说。
家人四处寻找仍未果
  张先生说,他的内心从来没有想放弃寻找父亲,他坚信一定能把父亲找回来。老人信仰基督教,以前经常喜欢一个人去教会或教堂。这一年半的时间,他找遍了平度境内,甚至青岛大大小小的教堂,寻找父亲的踪迹,就连去河北出差的时候,他都没有忘了遍访当地的教堂和教会,张贴寻人启事,希望能够找到父亲。
  2012年12月9日,张先生远在北京的妹妹也赶回了平度,帮他一起寻找父亲。为了寻找父亲,张先生的妹妹骑着电动车转遍了平度的乡镇、村庄,每家每户、每个教堂的寻找。“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妹妹回来了,帮我重新燃起了寻找父亲的希望。”张先生说。
  张先生介绍,妹妹回来后,他们兄妹俩又重新与当地的派出所取得了联系,采集DNA血样,对失踪人员进行筛选,同时他们想到了求助媒体,联系了平度电视台,并不停地发微博,期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帮他们找到走失已久的父亲。
  “前段时间派出所给我们发来了一张照片,让我们辨识,但那个人不是我父亲,我姐夫听到高密电视台播放了流浪人员住在户外的消息,也立刻赶到现场去看。虽然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一个好兆头,我觉得我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正在离父亲越来越近。”
  张先生表示,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全家人动用了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尽管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尽管早已心力交瘁,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只要没有父亲的消息,他们就会一直不停寻找下去。
以前曾在高密工作过
  张先生表示,经过多方推断,他们猜测父亲有可能流落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高密,他的妹妹已经动身赶往高密寻找线索,他也希望假如有见过他父亲的好心人能够积极与他联系。
  “我父亲1948年出生,今年已经64岁,莱州口音,身高1.72米,走失时体重大约140斤,单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牙齿脱落了几颗,左手肌腱萎缩,右腿微瘸,信仰基督教,平时经常喜欢去民间教会,真心恳请咱们当地的媒体、公安机关、民政机关、教会还有好心朋友能帮我们留意一下,如果发现了线索,一定要告诉我。”张先生说。
  “我脑海中时常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孩子见到爷爷非常高兴。我拥抱父亲,流下喜悦的泪水,孩子亲吻着爷爷。”张先生说,“我只有一个愿望,如果有好心人真的见到了我的父亲,恳求他能给我父亲披一件棉衣,让他老人家吃一口热饭,然后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帮我们一家团聚。”
  如果有好心人见到张德智,希望能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663告诉记者,或者直接拨打张先生的手机13583293088或18910137280告诉张先生。
      本报记者 辛成凤 赵春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