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昌邑靠“智慧”解百姓烦心事
2012年1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邑靠“智慧”解百姓烦心事
  智慧昌邑展示中心。



◎“智慧昌邑”自启动以来,着力推动城市、社会、经济转型 ◎城市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及工作效率都大大提高
  近年来,昌邑市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城市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如何推进节能减排,如何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如何整合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何满足群众在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要等。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2012年年初昌邑市开始全力打造“智慧昌邑”,目前在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建设效果处于领先
  2012年,昌邑市根据蓝黄战略,按照省、市关于加快建设“智慧山东”、“智慧潍坊”服务蓝黄发展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超前谋划,全面启动了“智慧昌邑”建设,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了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
  昌邑市高点定位“智慧昌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委托中国华戎控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智慧昌邑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和《智慧昌邑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坚持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与公共服务便捷化、政务服务高效化相统一,培育智慧产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市产业转型相统一,确保规划方案的超前性、科学性、可行性。“智慧昌邑”建设总体框架在横向上分为智慧昌邑应用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五大板块,在纵向上分为基础环境层、核心管理层、核心应用层、业务应用层四个层面。各个板块和层面紧密相连、相互配合,为城市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城市运行及城市安全提供科学化、可视化、信息化的管理、运行和决策支撑平台。目前,“智慧昌邑”建设规划设计、信息集成和运行效果在潍坊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昌邑市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三种理念推进建设
  强化三种理念,科学推进“智慧昌邑”建设。强化“需求导向”理念,立足于解决城市运行、管理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智慧昌邑”建设,规划建设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公安、智慧国土、智慧规划、智慧交通等12项应用系统,打造智能、平安、和谐的智慧城市。
  强化“科学推进”理念,加快建设进程。“智慧昌邑”规划建设周期为五年,分三个阶段建设,全部工程于2016年建成。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核心管理和核心应用系统,2012年12月份建成。目前,信息资源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共享服务平台及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水利、网站群管理系统等示范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智慧国土基础和整个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框架的昌邑市1:500地形图、地形DEM、数字正射影像图、主城区建筑物三维模型等信息数据已全部完成测绘和入库工作,其他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强化“彰显特色”理念,突出工作创新。根据产业优势和实际需要,以“永不落幕的绿博会”为目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虚拟绿博会、在线苗木交易与虚拟绿化等功能相融合,建设了“中国绿色交易网”,与“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虚实结合,构建苗木产业宣传、交易、展示平台,推进苗木产业发展,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牌和创新牌。
“全天候政府”成现实
  在城市智慧化管理方面,建成的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水利等应用平台,聚焦城市民情、政务、交通、环境、能源等领域,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如智慧水利系统,对饮水安全工程运行、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重点闸坝运行等进行自动监控、数据分析、及时预警,20分钟内就能完成全市河流水库实时水情、气象等信息的收集处理,效率比过去提高了近10倍。
  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网站群管理系统”整合了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网络资源,搭建起政府、企业、市民供求信息交互的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从物理分散到逻辑集中的跨越,公共服务从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化的整合,推动了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使“全天候政府”成为现实,既让公众和企业感受到政府无处不在的真诚服务,又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文/图 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通讯员 李洪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