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闷在罐里刷漆,差点丢命
别家供暖都挺好唯独俺家不达标
2013年0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闷在罐里刷漆,差点丢命
  2012年12月31日,市人民医院烧伤科重症监护室,李先生的儿子正在照顾李先生。



◎来潍打工的李先生苯中毒,全身大面积皮肤糜烂 ◎转入市人民医院治疗后转危为安,不久将出院
  江苏的李先生多年来一直在潍坊打工,从事为工厂设备进行防腐处理工作。让他和家人没想到的是,最近,他在为一罐装设备进行防腐处理时,由于周围空间不通风,造成急性苯中毒,不但出现了头晕、神志恍惚、恶心呕吐,而且全身皮肤大面积糜烂,多处基底大片渗血,皮损面积达整个体表面积的70%,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2012年12月31日,记者在市人民医院见到了已渡过生命危险的李先生。

探访
黑色血痂遍布全身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市人民医院烧伤科重症监护室,见到了正在病床上熟睡的李先生,他的妻子和儿子在床边陪护。李先生的脸上有一些血痂,当他的妻子掀开棉被时,他腿上、身上黑乎乎的血痂触目惊心。
  “现在好多了,前几天更可怕,他身上的皮肤都腐烂了,中毒很深啊!”李先生的妻子夏女士心疼地说,丈夫虽然已好了很多,但至今还不能正常吃饭,只能吃一些流质食物。
  李先生的妻子夏女士对记者说,他们是江苏人,丈夫今年47岁,最近四五年,一直在潍坊市区打工,跟随老板从事防腐工作,一般就是为一些工厂的设备比如大铁罐刷防腐层。2012年10月底,在老家的她突然接到丈夫打来电话说自己苯中毒,病情非常严重,她和儿子赶紧赶到了潍坊。
  “我后来才知道,丈夫当时是在寒亭区的一家工厂干活时发生的意外,当时他工作的那个环境根本不通风,在一个大池子里给一罐装设备进行防腐层处理时,造成了苯中毒。”夏女士难过地对记者说,丈夫当时刚在那家工厂干了5天。刚开始,丈夫出现了头晕、神志恍惚、恶心呕吐的症状,后来不但昏迷,而且全身的皮肤大面积糜烂。
  记者在李先生的主治医生那里看到了李先生刚到医院时拍的一些照片。照片中,李先生全身的皮肤几乎全都糜烂,并且多处渗血,而其口、眼等处的粘膜组织也都烂得黑乎乎的。
  夏女士说,多亏经过协调后,丈夫的老板同意支付医疗费,丈夫才得以继续治疗。
抢救
请来多位专家会诊

  市人民医院烧伤科的主任医师张林清对记者说,李先生的病情是急性苯中毒,他起初在我市一家医院进行了多种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在治疗41天时,出现了头面部红肿,发热伴随腹泻,随后全身反复出现皮疹。皮疹继之融合成片,形成大泡,表皮剥脱,最后出现了广泛的皮肤糜烂,多处基底大片渗血。当时受累皮肤类似Ⅱ度烫伤,皮损面积达整个体表面积的70%,病情持续加重,相当危险。李先生在那家医院住了55天后,于去年12月16日,紧急转到了他们医院烧伤科诊治。
  张林清说,他们接诊后,详细询问了李先生的病情发展及治疗过程,使用新疗法尽快控制病情发展,并邀请了皮肤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神经内科的专家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菅向东教授前来会诊。在专家提出的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认真筛选每一种药物的同时,他们还进行了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终于及时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危为安。
提醒
防腐处理时做好防护

  张林清说,虽然他们曾接诊过急性苯中毒的患者,但像李先生中毒这么严重的,还是第一次遇见,李先生的病情已发展成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皮肤疾患,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每年每100万人中大约有1.1至7.1名患者,其死亡率高达30%至60%。这种疾病被认为是通过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典型发病开始为疼痛性局部红斑,很快蔓延,在红斑上发生松弛性大泡或表皮剥离。病人在24—72小时内发生广泛的糜烂,包括所有粘膜。
  张林清说,进行防腐处理工作的人在工作时,一定要配戴防毒面具,工作的环境一定要通风,同时,要定期查体。
  1月4日,记者了解到,李先生恢复得不错,很快就能出院。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