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记者暗访广州献血证交易黑幕,未献血花钱买到真证 ◎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证实,献血证由广州血液中心发出 只需提供身份资料,加奉3000元办证费用,神秘的中间人就能帮你弄一张货真价实的光荣证件——无偿献血证!这是一张假证,因为你根本没有去献血;但这又确是一张真证,出自广州血液中心的某个采血点,上面署着你的名字,印章齐全。 记者在两周前得到卖证线索,与中间人几番接触后,终于在2012年12月底“买”来一张献血证。封面一片亮红,触目却生寒意。庄重的证件,因虚假的内容而显灰暗。为杜绝卖血现象滋生,广州市历时多年步步设防的法律法规,竟被3000元打败。 案例 夫妻俩献血不及格 儿子却等着要输血 拿到中间人的电话,丽芳犹豫过很多次,却一直下不了决心去试。“我没多少文化,也不知道法律规定。但一想到自己没有献血,却要买个假证冒充献过血的人,良心实在难安。” 七仔高烧不退,哭了一夜。天色泛白时,他的小脸也苍白如纸,哭声越来越微弱。抱着儿子一路狂奔,丽芳在早晨8点赶到广州南方医院。医生告诉她,七仔的血色素已降至5克,必须马上输血。丽芳惊出一身冷汗,用血的费用足够应付,但2012年7月,夫妻俩献血都收到不合格通知。“我和丈夫都不能捐血,儿子用血成了最大的负担。” 得知情况后,身边有几个“好心”家长为丽芳指路。“他们知道花钱买证(献血证)的路子,也有人给我看过买来的证,是真的,月月都可以报销血费。”拿到中间人的电话,丽芳犹豫过很多次,却一直下不了决心去试。“我没多少文化,也不知道法律规定。但一想到自己没有献血,却要买个假证冒充献过血的人,良心实在难安。” 这件事憋在心里,丽芳很难受。2012年12月中旬,一次偶然的相遇,丽芳把中间人的电话留给了记者。“这些人是为了钱,不是真心帮我们。他们卖献血证,只能搞乱献血和用血的秩序,不是好事。”一口气说完这些,丽芳如释重负。 暗访 短信提供身份信息“快证”几天就可取 中间人的号码归属地在广州,对方自称姓萧(音)。“不要说那么难听嘛,是帮你办一张献血证,不是卖证。”一听记者要买证,萧姓男子马上纠正,“我收钱,是要打点其他人,自己赚不了多少。”他详细询问了年龄、籍贯、血型,要求记者以短信方式提供身份信息,并承诺办出的献血证货真价实。 “你自己算算账,如果你儿子一个月输两个单位的全血,要花400多块钱,一年就要5000元。有了献血证,这些钱都能报销,你花3000元办证,七个月就赚回来了,多划算!”对方称,赚回3000元成本费后,以后所有用血费用全部是“白赚”,“我知道你们不容易,没有献血证怎么过日子?赚多少钱都不够给孩子输血对不对?花这3000元,不亏。” 记者试图还价,但遭一口回绝,表示无价可讲。但停顿片刻后,他又报出较低的价位,并解释说,3000元一张的是“快证”,几天之内就能拿到,“慢证”则需等待至少3个月,价格在800元。“慢证是献全血,一定要累计到600毫升,所以比较麻烦,要看人家方不方便,搞不好三四个月也拿不到。但这个肯定不划算,你想想看,几个月后才有证,这期间你还得自己花钱输血。” 在确定记者“真心”办证又“经济窘迫”后,该男子很“贴心”地表示,可以先办证,后给钱。“你可以先拿证去报销,等凑够钱再交齐3000元,我也不怕你跑掉对不对?” 深入 当事人根本没献血却通过了相关检测 记者给出身份信息后多次催问办证情况,萧姓男子的解释稍显无奈:“我要听人家安排”、“人家休息”……言外之意,献血证的出炉,还需另一个很关键的人物——“人家”。 2012年12月底的一天,记者接到萧姓男子电话,通知备好3000元费用,半小时之内钱证两清。从提交身份信息算起,只过了五天时间。 献血证到手,捐献者的姓名、血型和身份信息,完全与记者的要求相符。但此人当日远在广西,根本不可能在广州献血。 拿到献血证的第三天,记者留给萧某的手机号上接到一条短信:“尊敬的×××您好,您的血液结果检测合格,感谢您的爱心。祝您幸福安康。【广州市献血办】”经查证,信息发出方10655077160462终端确为血液中心所有。2012年12月31日,记者手机上再次接到短信:“尊敬的献血者,新年快乐!因为有您的爱心,拯救了他人的生命和幸福。谢谢您!祝您新的一年愉快、健康、顺利!” 近日,记者多次拨打献血查询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证号,证实此次捐献的血液已通过相关检测。 1月3日晚,记者又登录广州血液中心官方网站,经查询再次证实买来的献血证确出自血液中心。在记者输入相关证号、捐献人身份证资料后,结果显示,2012年12月21日在广州某采血点的献血已通过检测。 析因 如果有无偿献血证输血可以不用花钱 在与诸多血液病患者家庭的交流中,记者发现,怀揣花钱买献血证的病患家属,多将矛头指向血液成本费和昂贵的用血互助金。记者了解到,《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实施,其内文明确规定,如果市民没有献血,用血时必须缴纳血液成本费,和3倍于血液成本费的用血互助金。这一规定的实施,敦促用血者康复后参与献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州的“供血压力”。但因种种原因,该政策也加剧了部分用血者花钱买“证”的冲动。 李元是一名11岁地贫男童的父亲,采访中他多次告诉新快报记者,很想买那张“献血证”,可苦于“月光”,他一直未能实现买“证”的愿望。“有了那张血证,输血都不用花钱了。”他说,由于自己没有献过血,儿子每次输血后除缴纳血液成本费外,还会缴纳上千元用血互助金。 同为地贫儿家长的刘慧,也想为儿子购买一张“献血证”。她解释说,自己只献过200毫升的血,所以儿子输血时依旧会缴纳血液成本费,且不能报销。“虽不用交‘互助金’,但血液成本费也很贵,一年下来都要好几万元”。 也就是说,李元和刘慧之所以想买这张无偿献血证,一个是因为昂贵的用血互助金,另一个则是不能报销血液成本费。迫于经济压力,却不愿献血的他们,只好将希望寄托在这样一张“无偿献血证”上。(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据《新快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