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轻信造林公司,四万多元打水漂 |
◎苇湾小区的于绍庆7年前投资的威海某公司如今人去楼空◎目前已向潍城公安分局报案,和他同时投资的还有五十多人 |
|
|
于绍庆老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 |
|

|
|
2006年,奎文区苇湾小区的于绍庆老人将辛苦积攒的6万余元投资给威海一家速生林开发有限公司。可7年过去了,只收回不到2万元的成本。如今,已经82岁的于绍庆老人联系当初劝其投资的工作人员时发现,该公司设在潍坊的办事处已人去楼空,经查询,总公司也已经注销。1月5日,他向本报反映此事。潍城公安分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投资须谨慎,切莫轻信所谓的高额利润而盲目投资,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投资六万回报不到两万 家住苇湾小区的于绍庆老人今年82岁,2006年,他在四平路一家超市门口遇到在此做宣传的威海一家速生林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张某某,张某某称,投资其公司的速生林可以让手中的余钱翻几番。 张某某称,公司在潍坊设立了分公司,在胜利西街与月河路交叉口附近一座写字楼租赁了办公室。后来,老人和其他投资者还应邀到该公司威海总部去参观,公司为投资者召开了动员大会,详细介绍了回报及收益情况。 2006年7月15日,于绍庆老人不顾全家人的反对,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截止日期为2011年10月30日。2006年7月19日,于绍庆向这家公司支付了总计63040元的投资费用。 于绍庆老人说,当时大儿子身体不好,二儿子家经济条件不宽裕,他想快点挣钱给孩子们买房子,而且业务人员张某某说她本人也购买了,所以他便顶着家人的反对投了资。而如今7年过去了,大女儿已经不在人世,大儿子长期住院,二儿子下岗后在私企打工,家中也不宽裕。 几年来,他多次与该公司联系,可是仅在2007年,该公司称间伐林木,与其签订了补充协议,当日向其支付了5000元出售间伐树木的所得费用。2011年冬天合同到期,同时他因病住院,该公司送来14000余元。除了这19000元,剩下的钱都打了水漂。 警方提醒投资须谨慎 于绍庆老人回忆说,和他同时投资的还有五十多人。合同到期后,他联系其他投资人,结果大家也都束手无策。 2012年12月27日上午,于绍庆老人向潍城公安分局西关派出所报案,工作人员查询得知该公司曾有经营活动,但现在已不存在了,建议他到潍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当日下午,于绍庆老人来到潍城公安分局,该局经侦大队王警官对情况进行了记录。王警官提醒,近年警方破获了多起借承包速生林投资诈骗的类似案件,特此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投资须谨慎,切莫一时轻信所谓高额利润盲目投资,从而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记者拨打该公司的网页上提供的号码,提示音显示为空号。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