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荆玉香的二儿子隋传好精神失常,去年9月底走失 ◎老人每天奔波寻找不顾摔伤了头,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 为了寻找走失的儿子,高密市密水街道南关前新一街88岁的荆玉香老人在三个多月时间里,每天背着儿子的照片骑三轮车穿梭在高密的大街小巷。寒风中,老人一天最多骑行三四十里路。去年9月29日,精神失常的儿子隋传好走丢后,荆玉香老人每天早出晚归寻找,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此事已引起全国十几家媒体的关注,面对记者的采访,老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一点希望,俺就绝对不会放弃。” 为寻儿,八旬老母每天骑车几十里 “谁看见俺儿了?谁看见俺儿了啊?俺儿子叫隋传好,从密水街道南关前新一街走丢,走时身穿灰色短裤白色长袖衬衣,身份证上写着1956年出生,实际是1958年生人,精神有点问题。希望大家帮帮俺,把儿子找回来。”近段时间,在高密市密水街道街头巷尾,附近居民几乎每天都能听见一位老人略带嘶哑的呼唤声。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名叫荆玉香,自2012年9月29日中午二儿子隋传好走丢后,她每天清晨都会骑三轮车上街寻找儿子,一直到天黑才回到家中。 “俺这三个月每天都出去找儿子,出门前都会把他的照片复印件贴在自己的胸前背后。”荆玉香老人哽咽地说,这样能让看见自己的人同时看见儿子的照片,“多个人看见俺儿的照片,找到的机会就大点。”三个多月以来,老人骑三轮车寻儿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高密市,每天最少要骑行几十里路。 “俺在家坐也坐不住,那是俺儿啊,俺天天都想,找不到他,俺也不想活了。”荆玉香老人说,半个月前,她骑三轮车到离家三十里外的一个村子里贴寻人启事时,听一名村民说看到过她儿子隋传好,“俺当时很激动,以为终于能找到俺儿了,就一把抓住了那人的胳膊。” 据老人介绍,那名村民告诉她,自己在村头见过她儿子背着一袋子木柴路过,但也仅见了这么一面,以后再没见过。 挂念儿,日夜担忧经常在梦中哭醒 荆玉香老人的二儿子隋传好已经五十多岁,怎么会突然走丢了呢?老人说,儿子在多年前出过一次车祸,精神方面出了问题,生活也不能自理,一直在她的照顾下生活。 “2000年的时候,俺儿骑摩托车与另外一辆摩托车撞在了一起,头被撞破了。好心人发现后送到医院,昏迷了一个月,命虽然保住了,但脑子却撞坏了。”老人说,自己平时凌晨三点多起床,到附近的菜市场进水果,然后到街边卖,一天收入大约十几元。 “俺儿媳妇以前也出过车祸,平日里只能干一些轻活,就靠我卖水果挣点生活费。俺儿经常到处乱跑,曾经走丢过两次,一次跑到了诸城,一次跑到了昌邑,幸好当时身上都带着证件,很快就找回来了。”为了防止儿子再次走丢,老人就带着儿子一起卖水果,母子二人几乎形影不离。 去年9月29日,隋传好没跟老人一起出门卖水果,中午老人回家吃饭时,发现他不在家了。如今三个多月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老人感觉心中的精神动力瞬间没了,什么活儿都干不下去,白天黑夜地想儿子。“俺是快九十的人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孙能够平平安安的。他虽然脑子不好使了,但也是俺的亲儿子啊,只要看着他好好的,俺就很心安。” 老人说,有时候她在夜里想着想着就哭醒了,做梦都想把儿子找回来。自从儿子走丢后,她也不去卖水果了,天一亮就出门到处打听,晌午回来吃点饭继续出去找。“前两次走丢他身上多多少少还带着证件,这次什么都没带,还穿着单衣,这么冷的天,一个人在外面又不会照顾自己,肯定吃不饱穿不暖。想想俺就很心疼。希望他能够遇到好心人,可以给他口热饭吃,给他件棉衣穿。”老人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看上去一脸憔悴。 当地不少好心人见老人风雨无阻没黑没夜地找儿子,也都帮着她到处打听。还有一些热心人帮老人打印了不少寻人启事,让她拿着到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到处分发。 盼儿归,希望有生之年与儿子相见 “去年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母亲给我打了两个电话,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说,我就预感到家里出事了。后来在我追问下,才得知父亲走丢了。”去年10月3日,隋传好的儿子隋伟从北京赶回了高密。随后,他将父亲的资料送到了诸城、青岛等地的五六处派出所。 隋伟告诉记者,奶奶最辛苦的一天骑三轮车再加上坐公交车,一共跑了100多里路。上个星期,奶奶外出寻找他父亲过程中,因地面结冰滑倒了,撞破了头部和嘴部,现在走路还不太利索。“奶奶原先话不多,自从父亲走失后,她变得絮叨了很多,精神也有些恍惚。” 父亲走丢后,隋伟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消息,并同时发了几张奶奶寒风中骑车寻找父亲的照片。几天时间内,这则八旬老母亲为寻儿每天骑车几十里的感人事迹引起广泛关注。 1月7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到隋伟,得知他刚和奶奶在北京接受完采访,当日下午到达济南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我和奶奶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尽快找到父亲。通过媒体的报道,影响力会变大,这样找到父亲的机会也越大。” 老人接过电话后,第一句话就是激动地喊:“你看到俺儿了?他在哪啊?俺快想死他了啊。”由于长时间的奔波,老人话语中充满了疲惫。得知记者是要采访,老人瞬间情绪有些低落,“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啊,你们见到俺儿一定和俺说,告诉他,俺天天都梦见他。”老人说,希望好心人能帮自己找到儿子,让她在有生之年能够与儿子相见。只要儿子一天没回来,她就会一天不间断地坚持找下去。“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不会放弃找俺儿!”在采访中,这是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文/本报记者 殷梦 王叶妮 本版图片由隋伟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