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7日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2013年将推进劳教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等四项重点工作,全力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此间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矛盾突发多发,亟需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目标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和民众的需要。 针对2013年的政法工作任务,会议明确,要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四项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观察人士认为,此次会议提出的“四项改革”无一不是中国改革攻坚过程中的“硬骨头”,是今年政法工作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其中,已在中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更是备受关注。中国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原所长王公义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劳教制度的设立对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但这项制度发展至今出现了不少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最大争议是劳教实施过程中实施机关对劳教权的随意扩大。对缠访闹访上访人员、特别是对现行劳教决定不涉及的人进行劳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此次政法工作会议明确要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意味着这一制度的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但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大量流动人口难以有效融入城市,农村“空心化”“三留守”问题凸显。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呼声。 会议要求“统筹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区别情况、积极作为,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让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镇和农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