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娃娃值10亿 俩妈都想要 |
争夺CUBA控制权 大体协大篮协矛盾日渐升级 |
|
|
CUBA成了香饽饽。 |
|

|
|
近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因为争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控制权而产生的矛盾愈演愈烈,举办了15年的CUBA,如今却突然冒出了两个“母亲”,为了抢夺这个“孩子”,双方争执不下,甚至危及到了这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毫无疑问,这个“孩子”是个“金娃娃”,但无数篮球迷为之揪心:如此争斗下去,会带来什么结果?
大篮协执行主席: 我贴钱搞CUBA 如果光从赚钱的角度来说,目前的CUBA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众所周知,一项赛事最大的一笔商业赞助,一般都来自冠名。而CUBA15个赛季以来,大篮协坚持不给联赛设置冠名商,给赞助商的回报更多来自场地广告方面,这也导致CUBA的整体商业收入一直难以有较大提升,按照大篮协方面提供的大体数据显示,在2010年以前,CUBA的商业收入一直只能以百万计算。直到2010年,才终于突破千万。但相比CUBA的开支,这样的收入显然是不够的。据大篮协新闻发言人许欣透露,上个赛季,CUBA的整个运营经费,在1500-2000万元之间。 大篮协执行主席张宁飞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创办CUBA的宗旨,是更好地推进学校篮球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大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不能让太多的商业色彩污染了比赛。”张宁飞还向记者透露,早在CUBA联赛创办之初,就有国内外多个商家找过他,希望冠名联赛,但都被他拒绝了。“钱什么的真是小问题,最主要就是要把这项事业做好。亏了不要紧,亏了多少,我贴多少进去就行了。2010年收入首次上千万,但我们马上就开始搞‘星火计划’,就连基层预赛我们也要派人去做直播。结果那是我贴钱最多的一年,整整400万元。”大学时代,张宁飞曾是浙江大学校篮球队队长,1988年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1990年辞职下海经商,事业发展壮大之后,张宁飞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大学生篮球协会和CUBA联赛的建立发展上。 大体协副主席: CUBA不归运作方 目前,CUBA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校园体育第一品牌,影响范围和人群极为广泛,来自各个领域的赞助商数量和投入金额也是不断增加。按照2010年10月28日,由中国经济商务协会、中国品牌价值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体育品牌商业价值百强名单显示,CUBA位列第87,是百强榜内唯一的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品牌价值10个亿。 按照大篮协方面的说法,CUBA为他们一手创办,且独立运营10多年,大体协只能在大方向上进行指导,但不能够在联赛品牌起来之后,就出手“摘桃子”。而大体协的态度也很明确,CUBA这个品牌不属于大篮协执行主席张宁飞个人或者大篮协,甚至也不是属于大体协,而是“属于国家的”,“只是由大体协来对这些赛事进行管理。”大体协专职副主席王晓毅说。 对于大篮协执行主席张宁飞的身份,王晓毅也提出了质疑,“首先,他是一个商人,按照相关规定,大篮协的会员单位,必须是高校,而分会领导,必须从大学中选出,他有什么资格能成为副主席?至于他执行主席的名头,更是他自己加上去的,我大体协从未承认过。”我们大体协在2003年跟张宁飞的恒华集团签订的10年合作协议,其本质上也是一样的。而且这合约要到今年6月才到期呢,实在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着急,我们也没说不让他继续来运作这项赛事,只是目前希望能够加入进来的公司不止他们一家,他们得竞争……”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