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消息 接到陌生电话怎么判断对方说话是真是假,电信诈骗主要以什么方式进行?近日,济南警方公布了犯罪分子常用的作案形式,提醒市民注意。 救急类诈骗:骗子冒充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单位领导、老师、朋友等,打电话、发短信联系当事人,以“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要花钱救人”,“嫖娼被抓需缴纳罚款”、“子女在外遭绑架需交钱赎人”等为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钱财。 QQ号类诈骗:骗子盗用受害人好友或亲友的QQ号,并主动要求与受害人视频,视频时,该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好友或者亲友的截图,骗得信任,然后再以各种理由让受害人往指定的账户内汇钱,达到骗取他人钱财的目的。 银行卡类诈骗:骗子用手机群发“银行卡刷卡消费”等信息,并声称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心”服务电话。事主一旦与之联系,对方会设计一连环电话,在取得信任后,让事主将银行卡内的钱汇入某一账号,骗走钱财。 医保卡类诈骗:冒充公安局或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拨打事主电话,以事主医保卡或账号出现问题、个人信息泄露以及事主的医保卡在某地大量购买药品有套现嫌疑为名,称事主涉嫌洗钱,以对事主个人财产账户进行保护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招工类诈骗:以高薪招收饭店、酒店男女公关、保安为名吸引受害者,通过收取押金、办理健康证、培训费等名目,骗取受害人向其提供的银行账户汇款。 求子、婚介类诈骗:骗子以短信、街头张贴广告等途径发布重金求子,婚姻介绍等信息,以交公证费、面试费、介绍费等名义,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户上汇款。 虚假荐股类行骗:使用虚假网站、电话、短信,声称掌握股市内幕信息或庄家动态,可以推荐牛股,赚取高额利润。一旦股民相信并与之联系,再以佣金、服务费或加入学习班等方式,骗取股民资金。 投资返利类行骗:在网站上进行虚假宣传,以投资高额返利、推荐会员可获奖等为诱饵,吸引公众资金。一旦得手,马上关闭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