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腊月,春节就在眼前了,不少建筑工地已经停工,农民工也赶着回家跟家人过个团团圆圆的大年。然而,眼瞅着春节一天天临近,不少人的心情却高兴不起来。外地来潍打工的4名工友为了等着领工钱,租住在小旅馆里40余天,日子捉襟见肘,他们面临没钱续租被赶的尴尬境地;来自临朐的于国良,至今还没拿到三年前就应该到手的工程款;安丘年近七旬的李相法老人被扣下的2800元工资迟迟要不回。他们在接受采访时都说,希望早点领到钱,好回家过年。
蜗居旅馆四十天 眼看要被赶出门 工程停工一个多月,工程款却还没结算,为了等待拿钱,施工队4名工友租住在旅馆40多天。1月15日,这4名工友给本报打来电话,由于生活费短缺,交不上房租的他们面临被赶出旅馆的困境,但是欠款不到手,他们又无法回家过年。对此,记者联系到工程开发商,据其相关负责人表示,2月3日之前,公司一定会给工程队结清款项。
讲述 九工友工钱被拖欠 “从去年9月1日起,我们工程队开始干这个工程,一共干了三个月,工程款一共在14万元左右,本来说好干完就付款,但是开发商到现在还没有结款,光要工钱,我们都要了一个多月了。”1月15日,王先生对记者说,他是吉林省柳河县向阳镇夏家村人,去年9月1日,他和安徽阜阳的朋友李先生,带领其余7人一起组成施工队,来潍坊干起了建筑工程,“当初来潍坊时找的是承包工程的老张,工地就在高新区志远路与卧龙东街路口西南角,是一处住宅区,我们这个队一共9个人,负责3号楼的外墙真石漆工程。” 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12月4日,工程叫停。本来公司说停工一个星期后就能拨款付钱,但一直到现在钱还是没付。 为了等着拿钱,王先生等人从去年12月6日开始,租住在了潍坊学院北门斜对面的一家小旅馆里。钱拿不到,“老张”只好先为王先生等人垫付房租,后来只剩下王先生、李先生等4人留在旅馆继续等待。 4人表示,从1月14日开始,他们就已经交不上房租了,旅馆老板告诉他们不能赊账,再交不上的话就得离开。 “前些天孩子打来电话,无意中说出我母亲腿受了伤只能躺着不能动,我很想回去看看,但是这边的钱没有结,这么多工友都等着,我又不能回去。再说,拿不到钱,这个年可怎么过啊!”王先生说。 开发商 工人核算工钱有误 “我们在旅馆居住期间,一些行李仍存放在工地上,有一天晚上工地失窃,我们宿舍门锁被撬,行李和一部笔记本电脑被偷。东明路派出所的民警了解到情况后,十分体谅我们,在处理案子的同时还帮我们跟开发商协调。14日,我们又去市清欠办求助,但到现在问题还是没解决。”王先生说。 15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工程开发商——潍坊弘润置业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徐先生,他表示,的确有工人找过他要钱,他也在积极与公司协调。但是,对于施工队提出的14万元数额,公司提出了异议,“实际欠款没有这么多,公司财务正在抓紧时间对数额进行核算,再加上公司拨款需要走固定程序,因此延误了这笔欠款的发放。公司可以保证,在小年那天,也就是2月3日之前,公司一定会将欠款发放到每个人手中,不会耽误工人回家过年。”徐先生说。 文/图 本报记者 贾慧 刘燕 实习生 袁林 一年挣了七千块,至今还差两千八 来自安丘市兴安街道三合村的李相法1月15日向本报反映,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他在潍坊市润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处工地负责看护工作,一共挣了7000元钱,但至今还有2800元钱要不回。 1月15日,李相法一大早就从安丘老家乘车来到了奎文区清欠办寻求帮助。 今年67岁的李相法说,他家住在安丘市兴安街道三合村,2010年7月17日,他经村里的熟人介绍,来到潍坊市润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处工地的基地做看护工作。2011年4月23日,该基地租赁到期,李相法后来被调至该公司的一处建筑工地做门卫。 李相法说,这期间他挣的工资共计7000元。2011年年底,工地的包工头王女士仅支付了他4200元钱,至今仍有2800元钱未支付。家中老伴已经70多岁,两人身体状况都不好,他想早些拿到工资好回家过年。 李相法说,他并未与包工头王女士签订用工合同。李相法曾多次找到王女士讨薪,王女士表示等有了钱就会立刻支付,但最近,李相法再次给王女士打电话,她的电话却打不通了。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潍坊市润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工地的包工头王女士。王女士表示,2011年5月份,李相法当门卫期间,建筑工地上丢了1万多元钱的铁卡子。看到老人年纪大了,出来打工不容易,因此他们没跟李相法计较此事。 对于1万多元钱的铁卡子丢失一事,李相法说,他在2010年7月17日来到潍坊市润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基地(专门储存建筑工地物资)看门。“2011年5月20日基地的租赁期到,我被调至王女士、宋先生所承包的一处建筑工地做门卫。在我去那儿之前,工地上丢失了20多袋铁卡子,王女士说的1万多元钱的铁卡子与我无关。”李相法说。 奎文区清欠办主任史建杜说,清欠办不能听信单方面的说法。“对于建筑工地上的1万多元钱的铁卡子丢失一事,双方各执一词,清欠办需要再次进行核实。若是包工头确实欠着工钱,清欠办会帮老人追讨。”史建杜说,“讨薪是我们春节之前的工作重点,我们在每个建筑工地将清欠办的电话进行了公示,农民工若有需要,可以拨打清欠办电话,我们会尽力帮他们追讨工资。”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玉丽 赵春晖 实习生 宋宁 6.8万工程款 三年了没讨回 1月15日,从事建筑工程的于国良向记者反映,2009年,他所在的建筑工程队承包了位于高新区宝通东街与东方路交叉路口附近山后王村的部分旧村改造工程,现在工程已经结束了三年多,但他们应得的6.8万元工程款却一直没有着落。
干完活只领到几千元 1月15日上午10时许,记者见到了来自临朐的于国良,他是一个建筑工程队的队长,带着一帮从农村老家来的村民到潍坊打工,可眼看着春节越来越近,他的心头却越来越沉重。 据于国良介绍,2009年,他的工程队承包了高新区山后王村的部分旧村改造工程,负责8号楼和11号楼的地面、抹灰、管道、化粪池等的一些零星工程。当时建筑商将建设工程承包给了高新区的潍坊辰隆建筑有限公司,该公司又将8号楼和11号楼的建设工程承包给了一个叫李智强的包工头,李智强又将这两栋楼的零星工程承包给了于国良带领的工程队。 于国良说,当时双方没有签订协议,李智强只是口头答应他,等工程结束后会付给他全部工程款。然而工程结束后,李智强只支付了几千元的零星费用,剩下的大部分工程款只给于国良写了三张证明书。 于国良向记者出示了李智强当时给他写的证明书,证明书中写明于国良承包建设的8号楼和11号楼的抹灰、垫层、化粪池、检查井等零星工程各种费用共计6.8万元。证明书下面的落款是,潍坊辰隆建筑有限公司山后王工地,李智强,落款时间是2010年1月8日。 于国良说,当时李智强表示欠他们的工程款一分钱都不会少,等建筑公司的工程款拨下来就会付给他们。然而三年过去了,问题迟迟没有解决。 建筑方不做正面回答 1月15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李智强,听记者表明身份后,李智强说:“这件事刚才我已经跟于国良说了,你就不用管了。”说完,李智强便挂断了电话。 记者随即联系了于国良,他表示他已经跟李智强进行了多次协商,潍坊辰隆建筑有限公司也没有付清李智强的工程款。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潍坊辰隆建筑有限公司一位李姓负责人,听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这位负责人表示他没听说过于国良这个人。 听到记者提起李智强后,这位负责人表示知道李智强,李智强负责承包他们公司的部分工程。当记者询问他是否知道于国良跟李智强之间还有部分工程款没有结清时,这位负责人非常干脆地回答:“你去找李智强,我不清楚。”说罢便挂断了电话。 1月15日下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高新区清欠办,该清欠办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表示,会尽量要求几方协调解决。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张玉丽 实习生 宋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