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潍坊新闻·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八旬老人带儿欲捐眼角膜
2013年0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旬老人带儿欲捐眼角膜
  石晓岗给记者展示母亲的遗体捐献证书。



◎奎文区的王秀贞老人九年前已经进行遗体捐献登记 ◎通过看报道萌生新想法,大儿子决定一起去提交申请
  奎文区盛世豪廷小区80岁的王秀贞老人前些年到青州市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捐献的登记;如今,她通过新闻得知,有很多患有角膜病的患者由于没有新鲜的眼角膜移植而致盲,她又萌生了捐献眼角膜的想法。在老人的带动下,她的大儿子决定也跟母亲一样进行眼角膜捐献登记。“母亲当时是在青州进行的遗体捐献登记,我们这次要在潍坊市区进行捐献眼角膜登记。”1月23日,王秀贞老人的大儿子石晓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九年前,老人已经办理遗体捐献手续
  当日,记者来到了奎文区盛世豪廷小区,见到了王秀贞老人和她的大儿子石晓岗。石晓岗拿出了母亲的“遗体捐献荣誉证书”,上面写着:“王秀贞女士自愿在逝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这种高尚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民赞扬。”
  “母亲的这个遗体捐献荣誉证书是2004年办手续的时候颁发的。”石晓岗对记者说。
  虽然已经80岁高龄,但王秀贞老人看上去非常精神,比实际年龄要年轻。王秀贞老人对记者说,她以前在青州市一家医院干财务工作,退休后,她的生活丰富多彩,经常同一些老朋友打门球,并参加门球比赛。她还非常喜欢读书看报,《潍坊晚报》、《老年报》等报刊杂志她已订阅很多年了。通过看报,她了解到,有人在去世后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她觉得自己年龄这么大了,也应该为社会尽可能地做些什么,她就想自己何不在身后也捐献遗体?捐献了遗体,不但移风易俗,避免了浪费和不文明的祭拜方式,还能为社会医疗事业做贡献。
  当时,王秀贞老人就把两个儿子叫到一起,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起初,老人的两个儿子感觉很震惊,后来,他们也理解了母亲的想法,都表示同意。看到孩子们都同意了,经多方打听,王秀贞老人到青州市红十字会办理了捐献遗体的登记手续。
现如今,儿子欲陪母亲一起捐眼角膜
  “我现在的身体也不如以前了,但我的眼睛还很好。前几天我看报纸,有很多患有角膜病的患者由于没有新鲜的角膜移植而无法医治的事,我就想,自己身后也应该捐献眼角膜。”王秀贞老人对记者说,她通过看报了解到,角膜病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有关数据表明,“角膜盲人”占全部盲人总数的1/4,这些患者中,绝大多数是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40—69岁的中老年人,而复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角膜移植手术。但是,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角膜材料不够,全国各大医院每年可以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只有2000—3000例,绝大多数的患者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而一些情况下,病人患上急性角膜穿孔,需要紧急实行角膜移植,如果得不到新鲜的角膜进行移植,病人就会永久性失明。
  王秀贞老人对记者说,她还了解到,捐献者在去世后,应在6个小时之内由专业人员取走眼角膜,否则眼角膜就不能用了。这几天,她急切地催促儿子帮她咨询捐献眼角膜的事,想要以后为这些患角膜病的患者尽一份力。
  “母亲起初一直催我帮她联系捐献眼角膜登记的事,后来又动员我也参与捐献。”石晓岗对记者说,他认为母亲的想法确实很好,他也非常赞成。“人死后,如果火化了,就是一把灰,而我们捐献了眼角膜和遗体,不但有机会让人重见光明,对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也会做出贡献,何乐而不为呢?”58岁的石晓岗说,他决定在春节前陪同母亲,一起到我市红十字会提出捐献眼角膜申请。
◎新闻延伸
我市遗体捐献 已经实现九例
  潍坊市红十字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遗体捐献对于科学普及、医学进步、移风易俗和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器官移植的需求日益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100万肾功能衰竭患者、30万肝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用器官移植方法救治,但目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得到移植的机会。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2003年3月1日《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开始实施。2007年5月1日起,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开始实施。《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发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红十字会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公布了遗体捐献热线,明确专人负责,建立了有关制度,接受遗体捐献的登记和咨询。截至目前,我市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61人,有医生、教师、退休职工、学生、军人、工程师、农民、工人等,已实现捐献9例;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55人,已实现捐献17例。
  该工作人员表示,王秀贞老人的善举让他们非常感动,老人和她的儿子只要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到市红十字会进行登记即可。市民如有相关问题,可以拨打电话8240120进行咨询。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徐艺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