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市教育局公布今年工作要点,布局规划详实而具体 ◎含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认定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等 新扩建40所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理化生实验操作、安全教育纳入中考;落实体育成绩与理化学科等值对待要求;以初中学校为主认定学生综合素质等级;中小学班额初中毕业生去向等要在网上公开;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建1所民办中小学……近日,潍坊市教育局公布了2013年我市教育方面的工作要点,在义务教育方面,重点对学校建设,深化中考改革,落实育人制度等进行一系列详实而具体的规划。
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 今年将认真落实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再完成400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60万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另外,还将新建扩建40所城市义务教育学校。 新扩建40所学校将解决城市义务教育学位不足、校舍不达标问题;解决县市区之间、县域内城市学校之间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解决住宅小区开发绝大部分没有配套建设学校,导致部分学校大班额问题。 为落实新建扩建城市义务教育学校40所,今年年初我市出台《关于规范市区住宅开发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相关部门责任。凡是教育专项规划未涉及的住宅区配套学校(幼儿园)建设,实行教育部门前置审核制度,规划、建设、验收等环节要征求同级教育部门意见后,规划、建设部门方可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建立城市教育用地储备制度,规划预留的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列入土地储备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予以管理,国土部门在每年初按照规划上报新增教育用地计划,确保学校建设土地。 新扩建40所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将使用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其中包括,各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投入的主渠道;市、县两级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照10%比例计提的教育资金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从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结合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办学、捐资助学,鼓励开发商在其周边由政府划拨出地,按照规划和建设标准配建中小学,建成后无偿移交给当地教育部门占有、使用等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 理化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深化中考改革,将理化生实验操作、安全教育纳入高中招生考试录取;落实体育成绩与理化学科等值对待要求,以初中学校为主认定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进一步解放学校、教师和学生。继续做好新一轮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探索普通高中分类办学试点,制定“学术性高中”、“综合性高中”、“特色高中”分类标准和办学目标,引领普通高中走多样化办学路。 深化评价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开展中小学生绿色学业质量监测,发挥诊断、评价、反馈、指导作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引导学校在“轻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育人的“高质量”。积极争取承担教育部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试点任务,着力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普及深化音体美教育 全面落实育人为本12项基本制度,把义务教育学校控辍、班额、作息时间、课程安排、收费标准、初中毕业生去向等涉及学生基本权益的事项全部在网上公开,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育人中来。全面推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注重上好科学课程,中学开全上足实验教学课程、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 发挥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作用,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力开展家庭教育,加强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全面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开齐上足音体美课程,结合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优先配置音体美设施设备;加强音体美教师配备,力争每个镇街中心小学配齐专职音体美教师,发挥对辖区内小学的引领带动作用;把每所学校音体美师资、硬件、场地等达标情况在网上公示,依靠舆论力量,推动音体美教育的普及与深化。深化阳光体育课程建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全市所有中小学每年向社会发布1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报告,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校食堂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推广一批加强音体美工作的先进经验。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办学 完善城乡共同体、集团办学、委托管理等办学体制改革,让专家型校长成为推进教育均衡的主导力量。大力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活动,争取6个以上县市区率先通过验收;到2014年全市各县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一样就学,加强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教育工作,保障每位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权益。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办教育,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建1所民办中小学。依托市教育投资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全面规范管理市区民办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组建公办、民办学校发展共同体,发挥民办学校机制优势,让民办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 推进教育信息化。针对农村学校英语、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薄弱环节,建设专题网络资源库,并形成有效的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保险机构力量参与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监控举报非法接送学生车辆的措施办法。出台校车管理办法,明确校车监管责任。全面落实镇街、社区干部包靠幼儿园制度,坚决取缔非法幼儿园和非法接送幼儿园幼儿的车辆,确保幼儿园安全。 本报记者 张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