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写春联,高宝庆首献墨宝
2013年0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春联,高宝庆首献墨宝
高宝庆正在为本报书写春联。



◎本报“春联进万家”启动,优秀作品将赠给特殊人群 ◎资深楹联专家挥毫助兴,希望更多爱好者参与活动
  “山舞银蛇春浩荡,原驰骏马路康庄”,1月23日,本报“春联进万家”活动启动当天便收到了第一副春联,这副春联的作者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高宝庆。本次活动将把优秀春联作品送给残疾人、失业人员、孤寡老人、农民工等群体。

为蛇年编写多副春联
  1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高宝庆的创作室看到,高宝庆正伏案写春联。“山舞银蛇春浩荡,原驰骏马路康庄”一副寓意吉祥的春联瞬间挥就。写完后,高宝庆认真地在春联上落了款。“这副春联是专门为《潍坊晚报》‘春联进万家’活动而创作的,春联讲究的是平仄和谐、词性对仗。”高宝庆告诉记者。
  事实上,除这副春联外,高宝庆专门为今年蛇年春节创作了多副春联。其中,“龙归大海报捷去,蛇舞春风献瑞来”这副春联他也非常喜欢。
  “每年春节,我都会创作几副春联,描述新年新属相特点的居多。今年《潍坊晚报》举办了‘春联进万家’活动,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楹联爱好者参与其中,为活动贡献更多的文辞妙语。”高宝庆说。 
作品应讲求独特创新
  “春联在新春佳节时用来渲染节日氛围,在楹联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传统的楹联分为时令联、格言联、名胜古迹联、行业联、寿联、挽联等,而时令联就包括春联。”高宝庆说,春联起源于五代后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用在桃符上提写联语的方式祈福,春联风俗在宋朝的时候初具规模,在明朝时期获得平稳快速发展,鼎盛时期出现在清朝。”
  高宝庆说,春联创作应该从四个方面出发:“第一是突出‘春’字,报春、迎春、赏春、盼春、闹春、惜春、争春;第二是着重一个‘新’字,思想新、观念新、内容新、形式新;第三是蕴含一个‘吉’字,应具有辟邪、祈福、吉祥之意;第四是充满‘喜’字,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高宝庆说,除此之外,写春联还要注意联律,讲究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平仄和谐。
  高宝庆还表示:“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如今能用毛笔书写春联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举办这次活动,在发动大家创作春联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家对书法的兴趣。”
共创作楹联近四千副
  高宝庆是寒亭区高里街道高家村人,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宝庆告诉记者,他从小跟随村里的老先生学写毛笔字。他三大爷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当时村里的春联基本上都是由他帮忙书写。
  “那年我11岁,春节前他得了重感冒,村里人送来的春联纸摞了厚厚一叠,我三大爷就让我代写。”高宝庆自豪地告诉记者,“当时村里不少人贴上我写的春联,还都以为是我三大爷写的”。正是这次尝试,让高宝庆与春联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他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得到了许多知名老师的指点,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时号称“山东一枝花”的著名书法家张立朝,1966年到1968年高宝庆在济南跟随张立朝老师学习书法,后又到北京跟随刘谦学习联律。
  高宝庆从事书法艺术50多年,他先后出版过《高宝庆书法集》、《高宝庆行书楹联》、《高宝庆书法艺术》、《楹联书法学概论》等23部文学、书法、诗词专著,发表过1000余篇学术论文和文章。其中最有影响的是2006年出版的《楹联书法学概论》,这部61万字的理论专著,填补了我国楹联书法理论领域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十余年来,高宝庆共创作楹联近4000副,有许多是以潍坊市内的景点及寿光蔬菜等当地特色作为对象而创作的。  文/图 本报记者 贾慧 实习生 袁林 郭庆臻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