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迈向蛇年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大雾迷城
 
标题导航
龙吟蛇舞,名家挥毫书新作
2013年0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吟蛇舞,名家挥毫书新作
◎书法家董伟国热心公益事业,特意为本报活动创作春联 ◎曾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去年在老家贴的春联被人“偷”了
  董伟国正在为本报书写春联。



  1月29日,老家寿光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书法院院长董伟国特意为本报书写了其精心创作的春联——“龙吟山海壮,蛇舞日月新”。董伟国告诉记者,楹联与书法艺术相辅相成,他从小就爱上了写春联,并与春联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场为本报创作春联
  “为潍坊晚报写一副我自己创作的春联吧!”1月29日,记者在奎文区大虞美术馆见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书法院院长董伟国。董伟国外表粗犷豪爽,但一手绝妙的书法却映透出一颗大气而细腻的艺术之心。
  董伟国现场创作完成“龙吟山海壮,蛇舞日月新”后,并认真地盖上了印章。董伟国擅长行草、小楷、大篆等多种字体,这副春联使用的是行草,字体雄浑、透着灵动之风,整副春联则是笔走龙蛇、气韵流畅。“希望通过潍坊晚报组织举办的‘春联进万家’活动将这副春联送到需要的市民手中,给他们带去一份欢乐祥和。”董伟国说。
  董伟国曾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除了书法,他还爱好绘画、收藏等。
从小就为村邻写春联
  董伟国告诉记者,六七岁时,他便爱上了书法,缠着父亲买来字帖临摹;上学后,他学习书法特别认真;之后,他对书法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学习。这期间,他与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他获得了《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
  “我的老家在寿光市稻田镇西丹河村,从十几岁开始,听说我字写得特别好,村里人便开始找我写春联。”让董伟国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的春节,找他写春联的人太多了忙不过来,他便让大家都把红纸先贴在自家大门上,他则骑着自行车、带上笔墨,走家串户在早已贴在大门上的红纸上直接写。“还真没有出过错,都是一气呵成!”董伟国笑着说。
  由于村里人都知道董伟国书法写得好,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至今想起来都让他哭笑不得。去年腊月廿八,他写了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并落款盖了章,在老家的堂兄高高兴兴地用胶带纸把这副春联贴在了自家大门上。谁知中午刚吃完饭,堂兄出门时却发现大门上的春联不见了,原来是被人给“偷”走了。
  得知此事后,因为来不及回老家,董伟国只好让堂兄去附近的大集上重新购买了一副印制好的春联,贴在了大门上。
回馈社会热心公益
  董伟国从没忘记回馈社会。2012年,他和一批书画家在潍坊市儿童福利院义务创作了40余幅书画作品,捐赠给了儿童福利院。同年,他还将自己的20幅书法作品进行了慈善拍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捐助我市贫困儿童。
  “我还在去年成立了潍坊书法院,教学地点设在了潍坊学院,对学校的学生免费培训学习书法,目的就是为了使这一中华国粹得以传承。
  另外,潍坊书法院还定期举办慈善公益活动,并进行专家学者交流。董伟国说,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未来的发展和生命力要靠一辈人又一辈人去传承发扬。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重视学生的书法艺术教育,给学生提供系统学习书法的机会,也希望有更多的书法家担起普及书法艺术教育的重任,为书法艺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图 本报记者 贾慧 实习生 袁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