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一波三折,“罗老”号终上天 |
◎前两次发射均告失败并一再遭推迟,这次是“最后一搏” ◎成功意味韩国成全球又一个“本土发射太空火箭”国家 |
|
|
1月30日,韩国罗老宇航中心,“罗老”号成功发射。 东方IC供图 |
|

|
|
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于当地时间30日16时在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宇航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韩国发射“罗老”号可谓屡败屡战。“罗老”号曾于2009年、2010年进行过两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去年10月及11月的发射计划,也均因为技术故障被迫取消。30日的发射是“罗老”号“最后一搏”,终于成功升空。目前,“罗老”号整个工程耗资超过5200亿韩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
成功发射 工作人员鼓掌欢呼 当天16时,“罗老”号运载火箭从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点火升空。 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位于首都首尔以南480公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说,“罗老”号抵达预定高度,释放观测卫星。 航空宇宙研究院确认:“火箭发射本身获得成功。” 韩联社报道,“罗老”号发射后的9分钟内,经历整流罩分离、一级火箭分离与点火、二级火箭点火以及卫星分离等阶段。 卫星释放成功之际,罗老宇航中心内工作人员鼓掌、欢呼、相互拥抱。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李周浩在宇航中心说:“分析各种数据后,‘罗老’号火箭把科学卫星成功释放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所有韩国人的成功,”李周浩说。 追踪探测 大约需要12个小时 罗老宇航中心外,数以百计首尔民众聚集在户外电视屏幕前,等候发射。“罗老”号发射、卫星进入轨道时,人群传出阵阵欢呼。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官员说,卫星进入轨道后,发出信标信号,由位于挪威斯瓦尔巴德的地面卫星接收站接到。这时距离“罗老”号发射大约90分钟 信标信号的发出意味着卫星运行状态没有问题。韩联社说,韩国科学技术院人造卫星研究中心将对卫星作进一步追踪探测,最终判断卫星是否正常运行。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2个小时。 “罗老”号质量为140吨,由两级火箭组成。一级火箭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中心制造,能产生170吨推力;二级火箭由韩国研制,推力7吨。 “罗老”号发射,意味着韩国将继其他10多个国家之后,成为全球又一个“本土发射太空火箭”的国家。韩国先后把大约10枚卫星送入轨道,均借助外国运载火箭在境外发射。 屡遇挫折 这是最后一次发射 一些分析师推断,“罗老”号成功发射可望令韩国火箭项目重返轨道。 “罗老”号项目始于2002年,韩方投入数亿美元,过程一波三折,按计划今年初终结。无论成功与否,本次发射都是“罗老”号项目框架内最后一次发射。 “罗老”号先前两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2009年8月25日,韩国首次发射“罗老”号,火箭点火成功,但整流罩分离异常,没能把卫星送入轨道。2010年6月10日,“罗老”号再次发射,升空两分多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爆炸坠毁。本次发射原定去年10月26日,两度推迟后确定今年1月30日发射。 “罗老”号第三次发射准备期间,朝鲜去年12月12日发射“光明星3号”二期实用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令韩国卫星发射再次承受压力。 据新华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