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城乡剪影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下馆子聚餐,市民“吃不了兜着走” |
“光盘行动”影响不小,饭店餐厨废弃物大幅减少 |
|
|
市民刘女士和家人将剩菜打包。 |
|

|
|
春节期间记者采访发现,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吃年夜饭,而亲朋好友在饭店聚餐时,也都会选择打包。部分饭店表示,受“光盘行动”的影响,选择传统菜系、素菜的顾客明显增多,像龙虾、鲍鱼等高档菜品需求量下降不少,就连饭店的餐厨废弃物也下降了近三成,菜量多时部分饭店还推出了“无条件退菜”。 在家吃年夜饭更有味 近年来,很多人都选择在酒店过除夕。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更多的市民选择在家中吃年夜饭。 2月9日一大早,家住奎文区苇湾小区的孙女士就将瓜子、水果等零食装盘,并拿出鸡鸭鱼肉等年货,准备做年夜饭。“以前除夕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是在酒店吃年夜饭,今年我们选择在家中自己做饭,吃多少做多少,避免浪费。”孙女士告诉记者,她早就备好了年夜饭的各种材料,除夕早上8时开始,全家10口人就一起开始忙活了,有的和面剁馅准备晚上包水饺,还有的准备当晚的饭菜,记者看到,当天孙女士家共做了12个菜,6个荤菜6个素菜。 孙女士坦言,一家人一起做饭,既能享受过年的快乐,又节省了不少钱。一家老老少少围坐一起,聊着天一起吃年夜饭,十分温馨。年夜饭结束后,孙女士一家又坐在一起,边看电视边包起了水饺。 春节就餐节俭风盛行 记者走访城区不少饭店发现,年夜饭和家庭聚餐中“节俭风”盛行,大部分市民都会把盘子里的饭菜吃光,市民在点餐时也是“量力而行”,就算有剩菜也都会选择打包带走。而饭店也都会在明显位置,放置有各种“提倡节俭”的提示牌。 2月11日中午,市民刘女士一家在城区四平路上的喜盈门酒店吃饭,用餐结束后,还有一些饭菜没有吃完,没等服务员提醒,刘女士便和家人开始动手打包了。记者注意到,除了菜汤,饭桌上的饭菜只要能打包的都打了。“我一进酒店门就看到了饭店楼梯口处的‘俭’字,连孩子都跟我说不能浪费呢。”刘女士的丈夫陈先生对记者说,他们一家年前就订好在这家饭店吃饭了,往常过年吃完饭后就算有剩菜,也都不会有打包的习惯,今年不管是年夜饭还是家宴,如果饭桌上有剩菜的话,他们都会选择打包带走。“俗话说‘吃不了兜着走’,现在不少市民都是这么做的,不知不觉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了。”刘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餐厨废弃物少了很多 “80%以上的客人都会打包,春节期间的餐饮废弃物也下降不少。”2月15日,记者来到城区普雷思精品酒店,经理马文青对记者说。在酒店大厅,记者看到了“‘光盘行动’拒绝‘剩宴’”的标识,酒店餐桌上也摆有“提倡节俭,杜绝浪费”的提示牌。记者注意到,在该酒店吃饭的顾客在点餐过程中,服务员也都会善意地提醒顾客适量点餐。 马文青告诉记者,自从“光盘行动”开始以来,浪费的情况下降不少,特别是春节期间,他们感受颇深。以前他们饭店每天的餐厨废弃物差不多有四桶多,现在每天也就是三桶,比以前少了一桶。对于今年的年夜饭,她发现,在菜品种类上,顾客的选择以传统菜和素菜为主,像龙虾、鲍鱼等高档菜品,顾客的需求量少了不少。 马文青表示,为了避免浪费,他们酒店也作出了承诺和措施,那就是如果菜量多时,没有上桌的菜品可以无条件退菜。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路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