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潍县人挺会过日子,但在生活上却比较讲究。平时除了吃、穿、用等方面的消费,还会到洗澡堂子沐浴洗澡。尤其是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家,隔些日子便到澡堂沐浴一次;而那些达官贵人、绅老阔少则定时到较高档的澡堂去休闲享受;就连那些普通百姓,逢年过节不管澡堂怎样拥挤,也要挨号排队去洗一次澡,洗去身上的陈年老灰。因此,老潍县的澡堂很是兴盛。 民国初年潍县第一家澡堂诞生 潍县澡堂业的兴起是在民国初年。最早的一家澡堂是在东关九曲巷西口向南,即下河街路东的几间房子(以后改为商业用房),是由一李姓的人经营。这里的浴室很小,客房也不大,只有大通铺供客人洗澡后使用。 以后陆续有一些澡堂开业,主要有新德楼、三新池、玉露春、复兴池、铭新池、玉泉池等,其中玉露春澡堂最为高级。这些澡堂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新德楼。1923年,刘翔九联合其他股东在东关北下河街新建一处两层小楼,开设了新德楼澡堂,采用蒸汽锅炉,两层楼房虽然不大,但有雅座,有房间,宽敞整洁,经营状况好。1937年8月改名为更新楼。经理以后由刘翔九改为陈成泽。经营人员十几人。后来,该澡堂的设备和卫生条件又逐渐更新,除夏季因顾客不多而暂时停业外,其他季节都能保持正常营业。 三新池澡堂是1928年陈雅汝开设的,位于东关地瓜市街(现解放街)路西。使用楼房共10间,工作人员共12人。开始经营情况尚可。经理改为于作霖。以后因附近有玉露春、新德楼竞争,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后来不得不停业,澡堂原址改由一家织布厂使用。 玉露春澡堂最初是由潍县人韩名缙父子开设的,地址在东关南沟街(现南大街),当时是一家规模较小的老式澡堂,设备简陋,用人工拉风箱烧火,仅能容二三十人洗澡。后来,随着潍县工商业的发展和本行业的竞争,便又筹措资金,到青岛、天津等地参观考察,进行扩建装修,于1933年秋动工,1934年8月建成。澡堂扩建后,将平房扩建为楼房,并更新布局,增添设备,成为当时的新型澡堂。大门内悬挂着潍县秀才韩继昌写的“玉露春”黑地金字大匾,大楼前额请潍县进士名书家陈蜚声写的“玉露春澡堂”五个大字,用水泥刻成。楼上楼下都有过厅,分东西两门而入。上下两个浴池系水泥浇筑,楼后有自备水井。全楼共170个床位。楼上设25个小房间,50多个床位,8个盆,其他为雅座。楼下两侧为女盆,设6个盆,6个小房间,另开两大门向外通行。浴池有暖气设备,各房间冬季温度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窗户采用双单组合,背阴面是双窗,为便于洗刷和油漆都安装活窗。门窗和小房间隔壁都用暗花玻璃。二楼设理发室和厕所。从建筑到床位设置,在全省尚属一流,是潍县当时“三大了不起”工程(三项工程是平康里、庆德楼、玉露春)之一。另外,澡堂内部建立了严密完备的经营服务制度。因此开业后全城轰动,潍县人特别是上层人士都想到这新式澡堂一洗为快,因而生意十分兴隆。 顾客在这里享受一流的服务 潍县的澡堂业对顾客的服务态度极好,热情而周到。以玉露春澡堂为代表的接待服务程序大体是这样的: 每逢顾客进门,看座的(服务员)先笑脸相迎。如果稍熟悉一点,他即呼出某先生的职称和官衔,并简短的说上几句客套话。然后帮其找妥座位(雅座或房间)。等顾客脱掉衣服,问有无贵重物品交柜存放,然后将上衣用竹竿挑挂到座位上方的墙壁上,其他衣着和鞋帽放在床头或桌柜内,并铺好毛巾床单,摆好枕头,准备顾客洗完澡后休息。接着递上大浴巾。顾客进浴池门,服务员接过披的大浴巾,递上塘布。在洗澡过程中,搓背人员根据顾客入池烫洗时间,及时招呼约定搓背的顾客,在特备的长条宽凳上为之搓背。待预约的都搓完后,他再向池中顾客询问,有则搓之,无则坐在池外的房间中等待,有呼即应。顾客洗完澡出池们时,值班服务人员立刻拿起擦澡毛巾,给顾客抹净背上的水,并为其披上大浴巾。待顾客走回房间座位,看座的即送上手巾把(湿热的毛巾)供顾客擦脸,这时干毛巾也已放在床头的桌柜上了,还把热气腾腾的茶水送到面前。顾客喝了茶,解了汗,稍事休息后,就叫看座的拿来剪刀,自己修指甲或脚上老茧。如果脚上有毛病(鸡眼、脚垫、魔眼),就叫修脚的来修治。澡堂的修脚工有一套专门的技术为顾客解除脚病之苦。他坐着大马扎,将顾客的脚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有垫布),正着身子,熟练地操作。 大的洗澡堂都附设理发廊,顾客洗澡前或洗澡后都可理发。洗理后顾客可再休息一会,有的还睡上一觉。待顾客要走时,看座的赶紧用竹竿将上衣从墙钩上取下来,等顾客整装完毕后,再送一次毛巾请顾客擦擦脸和手,最后按项目结账付款。在顾客走出澡堂时,看座的和其他管事人员都客气地送客,很热情自然地说:“请下次再来。”总之,澡堂的服务周到而细微,无可挑剔。
管理严格收入分配完善合理 澡堂的管理人员有经理、会计、总管(相当于把头,管理一切)。各组有组长,如看座的、理发的、搓背的,设组长一人,兼管组内事务。 当时,潍县较大的澡堂如玉露春、更新楼等,均设有雅座、房间、盆塘,洗澡的价格为:雅座两角,房间三角,盆塘四角。 关于收入的分配,一般澡堂按两柜分,即资方和劳方。大部分为三七(或四六)分成,即资方得30%,劳方得70%。其中澡堂的部分开支有劳方负担,例如茶叶、碱、肥皂、毛巾等,澡堂的全部伙食费也在内,每天轮流做菜,主食馒头或饼买现成的。开饭时经理、会计等同样吃得一份。 劳方所得分成,减去澡堂的部分开支外,每组在具体分配时又分为若干股,但不是平均分配,是按技术高低定股,有的分得一股多,有的分不到一股,均照股的比例分得现金。而小柜钱全归看座的分配,有时也和资方协商提股,多数是7天分一次。据说修脚的能得到全股,因为他是澡堂的全能手,平常能分得1.5股或1.4股。资方除分得30%外,洗澡费则全部归其所有。 澡堂每天的营业时间很长,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开张,到晚上十点多钟才下班。每晚澡堂门前的高杆子上挂起一盏红灯,表示晚上还在营业,如果顾客较多或经理不让落灯,伙计们是不敢落的。落灯之后,还要整理用具,刷洗池子,做好次日的准备工作。每天一班到底,工作时间有十五六小时之多。 澡堂业的设备也是逐步改进。最先的澡堂用水是靠老式的露天水井,需用绳子挂桶提水,后来又改用辘轳拔水。先将凉水放进水池里,然后用大锅烧水,烧热后灌入澡池内。玉露春、三新池虽有楼房,但也是先把水抽到楼上,再用大锅烧热输入池中。冬季开始曾用大型煤炉子取暖,以后改用带烟囱的大号火炉子,再后来就用上了大锅炉,既解决了取暖问题,又保持了清洁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