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老潍县的老行当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高高柜台大门户 穷急潦倒进当铺
2013年0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高柜台大门户 穷急潦倒进当铺



  老潍县有当铺这个行当。当铺者为人当物之所也。一些人急需用钱,便拿自己贵重的物品作抵押(如首饰、古玩、字画等),到当铺换取一定数量的银钱。之后根据约定的期限再拿钱将所当之物赎回。当然,从当铺当出的钱是要付利息的,而且这种利息,比一般的借贷要高不少。但是,当物主在家中出现特殊情况急等钱用且借贷无门的情况下,这种借钱方式能够应一时之急,因此,当铺这种行当也就应运而生,而且有不小的市场。
应运而生 潍县当铺兴起于清朝中期
  潍县当铺兴起于清朝中期,一开始是由官府开办的,当铺的主管名曰“朝奉”。官职虽然不大,但是身穿官服,同县令同起同坐。因是官办,故当铺被说成是“裕国便民”之举。之后逐渐发展为私人经营,但私营业主应需通过“朝奉”,否则视为非法,不得经营。
  当铺的大门口,除挂有当铺名字的招牌外,一般还在墙壁上写一个醒目的“当”字。关于当铺收当的手续,即顾客先将当品拿到柜台给伙计验看。伙计看过之后便给出当价。按照当铺的规定,当价只是物品的十分之二三。如果顾客觉得当价合理,便可立即成交;否则便说出自己的价格,双方讨价还价,最后磋商妥当,便办理有关手续。这时,柜台伙计就高喊当品的名称、件数、成色、当价,由账房上管写当票的先生写好当票与一张签纸,连同当款送给柜台伙计,再由伙计将当票和当款交给要当东西的人,这样交易就算完成。
  随后,柜台伙计将写好的一张签纸掖在所当衣物或包袱上,另有专人将物整理送库房存档。当票系用类似毛头纸一样的土纸,以木版自印(只印一半),色暗柔韧,易于保存。为避免回赎时发生纠纷,在当票上多附加说明,例如皮袄一件,注上“虫咬鼠伤”,倘若金属,器皿则注上“扁毁”等,以此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当票文字书写潦草,自成一体,使局外人无法辨认模仿,从而杜绝了假当票的发生。
  潍县当铺规定的当期一般为两年,宽限保留三个月。如在当后二十七个月不去回赎,就成了“死号”,便由当铺出号拍卖。但到期当户实在没钱回赎时,还可翻当,即将这期间应付的利息付清,撰写新当票就可再当一期。
  当铺对当品有严格的管理。当品收妥后,除在帐本上较详细地记明情况外,再简单地写上标签和当品一同交仓库管理人员整理上架。标签上写明当户的姓名和当价,但编号写的很大,以利查找。当铺的库房较一般的房屋高出半倍到一倍,内设若干货架,按照《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次序编号,并按衣服的类别(单夹皮棉纱,是绸缎还是布料),金属,什皿(金银铜铁锡)等分类存档。仓库建筑高大坚固,门窗更特别结实,库内货架多用东北杉木做成。为防止当品遗失或错乱,仓库人员割下标签的一角照样复抄,卷入当品内。再就是进出仓库限制很严,除直接管理仓库的人员外,其他人员是不准入内的。因当品不断地存入和提出,要随时进行整理。因此,管理仓库是一件劳累而复杂细致的工作。
  当铺“出号”、“划号”,及出卖“死号”的办法:当铺的主管掌柜“应商”每年查看一次出号的当件,将这些“死号”从库房里拿出来,先由掌柜将其中的珍品级最好的衣物留出,谓之“留号”,送给财东或掌柜自己留下,然后将其余普通衣物按质量分成若干份,用包皮包妥,拴上布签标号以备买主划号,逐级通知本县及外县的估衣店,定期前来划号。划号的前一天,先请各个估衣店的采购人员来店验货,开仓请估衣店买主按仓检验,以便买方心中有数。验货完毕,由当铺设宴招待各估衣店买方交钱提货。
  当铺里的人员工作认真仔细,但对来当者一般都冷漠无情。因到当铺的求当者,绝大多数是穷困潦倒、精神颓废的人,在旧社会是受人轻视的,而来到当铺也是为生活所迫,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当铺做生意用不着张罗、联系或对顾客态度好一点,以招徕顾客。所谓和气生财的生意经在这里是不必要的,因为所有穷困者和当铺往来都是“愿者上钩”。

时事变迁 当铺业成为历史陈迹
  潍县最早经营当铺的商户,是清末县城商户里田埔(字士行)家。据称他家开设十余家当铺,除在潍县城一家外,其余均设在鲁南临沂等多个县城及较大的集镇。因其当铺多而富甲连城。田埔家在南门里一条街上的住宅就有十三个大门,宅内建有厅房、台屋、假山、亭台、溪水、小桥,并植有各种奇花异草,供其十三个儿女居住,此段街道便被称为田宅街。田家还在小于河村建有规模可观的花园一座,不时携带妻妾前往游玩,其富足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民国初期,潍县尚存的当铺尚有四家,分别是东关大街路北的谦益当铺,路南的裕丰当铺,城内西门里的丰亨当铺,城内南门里的元隆当铺。但是由于时势变迁、家庭分居及其他原因,这些当铺在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先后歇业。
  东关大街的谦益当铺和裕丰当铺,都是黄县财东来潍县开设的。1916年(民国五年),讨袁东北军总司令居正所属第一师第一旅攻破东关时,与守军在东关大街发生激战,谦益当铺被炮火击中,起火被焚,因而歇业。对面的裕丰当铺眼看谦益当铺损失殆尽,自感前途难料,遂收束停业。
  城内西门里丰亨当铺是本县丁二宅开设的,由于丁二宅日渐败落,兄弟分居,便于1917年清理歇业,兄弟们分割了剩余的资金。
  城内南门里元隆当铺,原系田埔行出资经营的,后卖给丁三宅。丁三宅人丁不旺,无人主持,又卖给丁六宅。潍县名绅丁叔言入嗣丁六宅后,成了该当铺的主人,于1922年投资一万元扩大经营,并改名为义丰当铺。当时经理人是于南湘,于死后由李奇烈担任。1928年因受战争影响,杂捐摊派过大,勉强维持经营。1938年1月日军占领潍县,因丁叔言随厉文礼出走安丘参加抗日,其在潍财产全部由日宪兵队管理,义丰当铺仍继续经营,只是多了一名伪警察在门房屋值班护卫。
  义丰当铺的全部建筑都是根据当铺需要设计的。高台阶的大门,内有守门人的值班室,北院是营业部,包括北大厅的收当处,东屋的赎当处,从东自重门进入内院,有会计室,经理室,向北是库房三座,分别为东屋,西屋和北屋,每座约十三间,高达十几米。周围院墙都很高,易于防盗护院。
  义丰当店的工作人员约五十余名,老中青年人都有,其中老年人居半,在业务组织上这些人分为上伙(上伙计)与下伙(下伙计)。上伙约三十余人,担任当铺的主要工作,如账房,案头,回赎人员等。下伙计约三十余人,做一些管理会库,夜里打更看门,打水做饭等活计。帐房是当铺的经济中心,有帐头(主管会计)和帐房伙计。所谓案房即是直接与当户打交道的业务员,负责检验当品成色,核定价钱,办理收当手续。
  义丰当铺对伙计的薪酬(当时叫月钱)不高,大伙计每月十余元,一般的七八元,学徒也按月给报酬。但伙计们还有额外的收入,就是从当品的“死号“中抽出部分东西给他们,叫做“分包”。上伙多分些,下伙为其半数,每年春秋二季各分一次。上伙所得总值是其工资的二倍多。每逢过年一人分猪肉二十斤,还有其他的年货。
  义丰当铺于1944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不慎失火。这时丁叔言已住在潍县城里,经与各方面协商,由潍县政府贴出布告,限定时间,由当户持当票领取补偿费。该店失火后,即行停业,伙计们则解散回家,留下部分伙计处理善后事宜。
  从此,潍县的当铺业成为历史的陈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