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愿灯上写一个心愿,然后让灯带着心愿飞向夜空。”看上去这是一件很浪漫、惬意的事情,然而“许愿灯”升空后随风飘动不受控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月23日,记者采访发现,“许愿灯”在元宵节前开始热卖,但为了安全起见,不少市民和消防部门都呼吁不要燃放“许愿灯”。 记者观察 受年轻人青睐,一次就买十个 2月23日上午,记者在城区走访中发现,不少商贩已经将“许愿灯”摆上了货架、摊位,而且销量不错。 记者首先来到潍城区青年支路附近的几家商店,“许愿灯”的身影随处可见,大都被商家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在一家销售“许愿灯”的商店前,市民赵先生正在与老板讨价还价。赵先生告诉记者,他打算在元宵节晚上和女朋友一起放“许愿灯”,希望他们的爱情和事业都顺利。“如果购买数量少于10个的话,‘许愿灯’的单价是5元,如果买10个以上,价格就会降到2元。”赵先生说,批发价格太便宜了,他打算买10个,自己放5个,剩下的送给朋友。 随后,记者又来到潍坊小商品城,不少摊位也都摆出了“许愿灯”。记者询问一位摊主:“多少钱一个?多买的话能否便宜一些?”这位摊主回答说:“5元一个,批发价还会便宜。你们如果要的话就赶紧买吧,否则很快就会被别人买去的。”采访中,正在进货的王女士对记者说,元宵节期间,“许愿灯”卖得特别好,有时候一晚上能卖100多个。“我今天又进了400个,打算在元宵节晚上卖。”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市场上的纸质“许愿灯”多为红、绿、紫等颜色,用塑料袋包裹,包装上印着“安全阻燃型”,并附有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但没有商标、厂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明显属于“三无产品”。如果市民在燃放时,因质量问题或操作不当引起事故,很难找到生产厂家。 当日中午,记者在风筝广场的北段和南段看到,这里也有商贩在销售“许愿灯”。其中一位商贩告诉记者,现在“许愿灯”卖得非常好,“每天晚上都有人在风筝广场周围放‘许愿灯’,不过不能在风筝广场内放。” 市民观点 存在安全隐患,多不支持燃放 记者采访发现,燃放“许愿灯”的多为年轻人,他们多是觉得好玩、浪漫,在“许愿灯”升空时还会许下自己的愿望。对于此事,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位市民,他们大多认为燃放“许愿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大一学生小宋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在情人节、元宵节与朋友放“许愿灯。“我在放‘许愿灯’前都要先看一下天气情况,如果风小的话,比较适合燃放;如果风大的话,燃放‘许愿灯’很可能会引发火灾。”小宋说。 家住高新区辛庄小区的耿先生说,他以前也放过“许愿灯”,但从新闻上看到燃放“许愿灯”存在危险后,就不敢再放了。“‘许愿灯’大多是纸质的,用固体酒精或蜡作燃料,升空后火焰温度高达300℃,可升至千米以上。并且‘许愿灯’水平方向的飘移靠风力,不一定在哪个地方着落。”耿先生介绍,为了安全起见,他觉得市民还是别燃放“许愿灯”,不要因小失大。 在寿光上班的付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这边的大棚比较多,如果有人燃放‘许愿灯’,一旦风力、风向不稳,很可能会引发蔬菜大棚着火。” 消防部门 极易影响市区高层建筑安全 当天下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区多个公园里禁止燃放“许愿灯”。潍坊市人民公园的管理人员向记者介绍,在人民公园燃放“许愿灯”和烟花爆竹都是比较危险的,而且人民公园里的树木比较多,“许愿灯”飞起来以后,如果没有燃烧殆尽,落到树上和草丛中,极易引发火灾。“为了安全,人民公园内是不允许燃放‘许愿灯’的。另外,公园内有巡逻的保安,如果有市民燃放,保安会进行制止。” 风筝广场管理中心的陈姓工作人员说,风筝广场内不允许燃放“许愿灯”,“许愿灯”属于明火,上升到空中后,会直接威胁风筝广场周围的绿化带。“如果遇到有市民在广场内燃放‘许愿灯’,我们会进行劝阻。”工作人员说。 对此,市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空气比较干燥,而且“许愿灯”升空后好比一个移动火源随风飘动,极易影响市区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所以,他们呼吁市民,不要随意燃放“许愿灯”,过一个安全的元宵节。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邓永杰 实习生 宋国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