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世界新闻·聚集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游客正在赏景,热气球炸了
2013年0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客正在赏景,热气球炸了
  ◥当地时间26日,警察和救援人员在发生热气球爆炸事故的现场查看热气球残骸。 新华社发
  警察和救援人员在发生热气球爆炸的事故现场搬运遇难者遗体。 新华社发
  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 新华社发



◎事发埃及古城卢克索,18名遇难者中有9名香港游客 ◎当地停飞所有热气球,中国大使馆已经赶赴现场善后
  埃及一个载有21人的热气球当地时间26日在埃及古城卢克索爆炸后坠落。据美联社报道,死亡人数已从最初的19人下调到18人,死者均为外国游客,其中包括9名中国香港人。

  突发事件
热气球起火爆炸坠落

  据媒体报道,埃及安全部门官员称,这个热气球载有21名游客,在卢克索市上空飞行时起火,并导致气罐爆炸,从至少300米的高空坠落。
  埃及安全部门官员称,已经在热气球坠落现场找到18具遇难者尸体。这位官员说,最初报告称有19人死亡,现在已经调整为18人。
  埃及安全部门官员称,这是外国游客在埃及遭遇伤亡最惨重的恶性事故之一,可能将使占埃及经济重要地位的旅游业进一步衰退。死者除了中国香港人,还包括来自法国、英国与日本等国的游客。
  法国媒体报道称,有2名法国游客死亡。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驻埃及大使馆负责人称,可能有4名日本人遇险。
事故原因
燃气罐的阀门被割破

  记者跟卢克索一个旅游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联系,据他在现场介绍,热气球升空后,由于球体压力过大,升空高度过高,引擎火焰碰触到球壁导致球体起火爆炸。
  而事故热气球所属公司的一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在热气球即将降落的时候,驾驶员在捆绑绳索的时候,不慎将燃气罐的阀门割破,导致气罐发生爆炸,随后腾起的火焰使热气球内的气压急剧升高,球体随后升高至400米左右高空,并发生爆炸,事故原因大体就是这样。
应对措施
当地停飞所有热气球

  据埃及国家电视台报道,卢克索省长已经宣布所有的热气球公司停飞,进行安全检查。事故发生后,卢克索政府派出大量救护车参与救治,并派出大量的警力在现场维持秩序,事故发生公司的负责人目前已经被控制。
  据了解,中国驻埃及使馆已经成立了以大使宋爱国为首的事故处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卢克索处理善后事宜。所有死者遗体均已找到,目前停放在卢克索国际医院,重伤员也被运至该医院抢救。

  香港游客
遇难者为四男五女

  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胜景游旅行社在埃及一旅行团成员在卢克索参加热气球活动时遇上意外,旅行社方面表示,遇到意外的9名团友“很大机会”已经遇难,其中4名男性5名女性。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入境处已获悉有港人在埃及遇到意外,会安排人员前往为有需要人士提供协助。
  有曾经在埃及坐过热气球的港人旅客表示,这种升空观光热气球,一般坐24至25人,内有一名操作员,热气球内每格可站立4至5人,升空前会喷出氢气,操作员会不停为热气球打气,足够时才会放绳升空,过往从未发生过意外。他又补充,坐热气球属自费活动,团员可自行参加,整个过程约45分钟至1小时,降落时地面有操作人员接应。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6日傍晚在得知有关香港人在埃及遭遇不幸的消息后,立即责成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及中国在埃及大使馆人员联络,同时派出入境处同事去埃及协助善后。梁振英说,对在这一事件中有香港人遇难,感到十分难过,并向他们的家属致以深切的慰问。

◎相关链接
近年国外热气球坠毁和着火事故
  2009年4月25日 埃及南部卢克索地区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导致16名外国游客受伤。一名不愿公开身份的埃及安全部门官员对美联社说,气球在尼罗河西岸一个村庄附近飞行时撞上移动通信塔。
  2008年10月10日 美国新墨西哥州有热气球撞及电缆着火坠毁,有目击者表示,事发当时风很大,出事热气球快要着陆时突然又再上升,相信热气球是撞击电缆之后着火,随后坠毁,热气球上2人1死1重伤。
  2007年8月24日 加拿大温哥华热气球着火,造成2人死亡12人受伤。当晚落日时分,一只热气球在温哥华附近的一个休旅车露营公园上空突然着火,落地后导致一辆房车爆炸随之引发公园大火。有目击者称,看到热气球在半空着火,景象十分恐怖。“有乘客尖叫着从仓中跳出,浑身是火。”气球坠地后,更引发一辆休旅车爆炸,连带周围的三辆大型拖车着火,火势巨大。
出境游尝试新鲜项目,安全最重要
  热气球是卢克索的热门旅游项目,但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4年前,也就是2009年,一个热气球在尼罗河西岸一个村庄附近飞行时撞上移动通信塔,导致16名外国游客受伤。
  其实不光是热气球,其他不少的旅游娱乐项目都有不小的风险性。去年春节期间,在马尔代夫景区就曾连续发生过两起中国游客潜水观光,却溺水身亡的事件。同样是去年2月份,瑞典一景区的动力伞失控事件也导致了一名游客死亡和一名游客重伤。
  出境游与境内游有很大不同,由于语言不通、人地生疏等因素,一旦出现意外,对自身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加大。选择尝试新鲜的旅游娱乐项目前,在思想意识里拧紧一个“安全阀”才是最重要的。
 本报综合新华社、央视、中国之声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