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3月8日,广西横县校椅镇竹花村村民在栽种甜玉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针对耕地问题发言。 |
|

|
|
代表委员关注耕地质量等三农问题,盼出台更多扶持政策 尽管我国粮食产量“九连增”,当前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热门。3月8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农村土地流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最多、最关心的话题。 陈温福代表 出措施提高耕地质量 “我们国家粮食连续九年丰收是难得的成绩,但我们更应该重视背后潜藏的危机。土地已千疮百孔,国家必须出台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我们不能种子孙的地、吃子孙的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忧心忡忡地说。 58岁的陈温福院士是我国水稻领域最知名的专家之一,他说:“我一辈子都在研究种粮食,但我国的土地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国家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据陈温福介绍,我国九年丰收,2012年生产一万亿斤的粮食,这是在对土地进行掠夺式使用的情况下取得的。中国的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土地根本得不到休养生息。 “这导致的恶果是耕地板结、沙化、酸化、重金属污染已非常严重。”陈温福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黑龙江的黑土地,原来有一米厚的土层,而现在只有40到60厘米。要知道,形成一米厚的土层需要三亿年,而现在退化的速度是一年一厘米。” 数据显示,“十五”末期,我国中低产量的土地占65%,“十一五”末期已上升到70%。 我国目前已有13亿多人口,而且还在持续增长。每年要稳定一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量,18亿亩耕地就得不到休息;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施有机肥得不到大量推广。 在必须种粮又必须保护耕地的夹缝中,陈温福今年带来的建议是《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保障粮食安全》,从资金来源、操作方式、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陈温福说,土地出让的钱要有一定比例还给土地,最好达到50%,用于土地修复。 在提高土地质量的具体建议上,陈温福说,必须加大秸秆还田的力度。秸秆还田是增强土地肥力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操作中有出现秸秆、土壤不结合导致产量下降的几率,农民宁可把秸秆烧了,也不还田。所以,国家要出政策,对秸秆还田进行技术处理并直接补贴。降低农民的风险,增加他们秸秆还田的效益。 陈温福说,我国每年产生约7亿吨秸秆、7亿吨林业废弃物。现在生物碳技术已很成熟,它生产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对于提高土地质量也有明显作用。在实在不能秸秆还田的地区,应该推广秸秆制生物碳,保护耕地。 陈温福最后说,在保证18亿亩耕地的“占补平衡”政策落实中,必须出台最严格的监督措施,占几类地、补几类地,劣质地必须改造成良田后才能计算到补地指标中。 邢克智代表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亟待规范和完善 “如何将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到高效率的使用者手里,开展规模化经营,需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院长邢克智说,“农业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就业和市民化后,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屋闲置率提高。新型城镇化将启动新一轮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乃当务之急。” 自上世纪90年代农村开始土地流转试点以来,农户多是自发流转,各地尚未建立起有形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市场的政策干预度较低,市场建设亟待规范和完善。 邢克智认为,这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建设不完善,土地流转秩序混乱。二是标准化建设缺失,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三是制度建设滞后,土地流转活动缺乏系统性政策支持。四是服务管理不到位,土地流转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邢克智说,可以考虑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采用顶层设计和地方试点相结合,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补偿标准、收益分配、纠纷处理等,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各地在法律框架内制定差别性的实施办法。同时,协同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和流转市场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 李国华委员 农村金融将增加对经营大户的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8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这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机制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需要发挥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合力。未来邮储银行农村金融将更多地增加对经营大户、合作社等的服务。 李国华说,考虑到未来农村金融服务的对象将更多的是经营大户、合作社或者其他农民的联合方式,农村金融应更多地配合产业化的发展,采用“公司+农户”贷款、“公司+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不同的信贷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00多万笔、6500多亿元,笔均约5万元。其中,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近800万笔、4600多亿元,约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1%。 “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建设意味着农村专业合作社将加快发展。邮储银行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这种独特经营体制,专项研发了农村专业合作社贷款产品,根据合作社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授信,最高授信额度可达300万元。目前专业合作社贷款业务已在北京地区开展广泛试点。”李国华说,未来,邮储银行将在渠道建设、信贷投入等方面继续扩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任永昌代表 完善补偿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农村劳动力缺乏,种地高成本低效益,耕地季节性撂荒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谈及粮食生产时,直言存在的三大困难。 任永昌说,近年来,我国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放在“三农”突出位置,确保了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但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供需缺口仍在逐年扩大,粮食进口数量、品种不断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任永昌说,前段时间在四川省内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扩大耕地规模、提高社会化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他认为,可以从完善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尽快制定高标准农田规划三方面入手,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任永昌举例说,在完善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方面,国家可以加大对粮食大县的奖励力度,明确规定奖励资金中的一部分用于农业大县的农业发展;并通过扩大种粮大户的试点范围,对种粮规模在30亩以上的大户给予每亩200元的补贴方式,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劳动力短缺、种粮效益低的难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