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3月11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人们在悼念仪式上默哀。新华社发 |
|

|
|
◎日本昨日举行悼念活动,搜寻失踪者行动仍未停止 ◎由于灾后重建工作进展缓慢,许多民众已放弃返乡 当地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由日本政府主办的东日本大地震两周年遇难者追悼仪式在东京都千代田区的国立剧场举行。包括日本天皇、皇后、首相安倍晋三以及遇难者家属在内的1200人出席了追悼仪式。据日本官方统计,仍有31.5万名灾民无家可归。 全体人员悼念默哀 日本东北部受灾最严重的岩手、宫城、福岛三县和首都东京11日举行灾难纪念活动。在东北部海岸沿线,有些家庭当天一早就到岸边为失去的亲人祈祷。 下午2时46分,全体人员起立为遇难者默哀一分钟。日本天皇明仁、皇后美智子和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位于东京中部国立剧场举行的纪念仪式。 根据日本官方数据,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致死15881人,迄今仍有2668人失踪。日本当局仍未停止搜寻失踪者。11日早晨,大约1400名警察和海上保安厅警员在东北部海岸启动一项加强搜索失踪人员遗体行动。 按日本官方数据,共有31.5万名灾区疏散人员迄今仍居住在临时住所。 重建工作进展缓慢 两年来,日本地震重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筑废墟已基本拆除,海啸垃圾大多得到清理,铁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都已基本恢复。 但根据日本复兴厅统计,截至2012年底,日本灾区堤防等海岸设施只完成26%,只能确保27%的灾害公营住宅用地,可耕作农地只有震前的38%,地震瓦砾只处理了44%,水道设施只恢复了46%。 此外,灾民最关心的居住问题仍进展缓慢。截至目前,针对灾区224个沿海地区实施的集体搬迁政策,均没有完成搬迁所需的土地改造,这意味着灾民只能继续居住在临时住宅。 日本政府安置灾民的另一项举措是建设公营住宅。截至3月,灾区仅建成56户,即便到2015年末,按照宫城县计划,仍只能完成七成公营住宅。
灾后课题堆积如山 除居住问题外,灾区民众还面临着就业和生计问题。据东京商工调查公司统计,截至3月7日,日本约1100家企业因受大地震影响而破产。地震对渔业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从业人数不断萎缩。 另据统计,日本约110多万人的工作因地震受到影响,根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调查,地震灾区有超过一半的人收入比地震前减少,对工作现状感到不满。 就业不稳定和住房问题导致地震灾区人口流失严重,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受灾三县人口在地震后减少了11.2万人。 另外,由于灾后重建进程缓慢,长期过着避难生活的灾民很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警方统计,因长期避难生活致病死亡或自杀身亡的地震相关死亡人数达2303人。 核辐射阴影挥之不去 尽管已经过去两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辐射值仍然严重超标,目前4号反应堆附近的辐射值为每小时114微西弗,大约是正常人每年正常辐射量的1000倍。该核电站现在每天要新排放约400吨核污染水,这些污水大多只能保存在核电站内,迄今已高达26万吨。 福岛县在清除核污染方面也进展迟缓。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污染土临时放置场所。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福岛县内共有住房等至少4811个地点的污染土壤被迫留在原地。 世卫组织日前发布报告说,福岛核电站周边居民癌症发病风险略升,福岛县浪江町女婴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攀升至1.29%,是日本1岁女婴平均发病率的1.7倍。 ◎延伸 福岛核电站退役需要数十年 两年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遭海啸冲击,后备电源失灵,引发全球近25年来最严重的核危机。 2011年12月,3个受损机组都已获安排进入称为“冷关闭”的安全状态。如今,种种迹象显示该业界所经历的最大、最复杂核退役行动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清理工作由4号机组开始,那儿在灾难发生时因氢爆而严重损毁,但内部燃料棒未受海啸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站长高桥毅承认,该核电站或需时30至40年才能退役。 拥有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说,最晚在今年年底把燃料组件移离机组的存储池,置于附近一个冷却池中4年,再存储于高地一座多功能设施内较安全的干桶中。工人们将总共要从7个损毁严重的存储池中提取1.1万余个新旧燃料组件。移除已融化燃料的工作要在2021年才开始,整个退役项目预期耗时达40年。现场最危险的工作是清理及处理3号机组内的瓦砾,那儿的辐射水平轻易超越现场其他部分,相当于照一次X光的30多倍。
◎链接 外交部抗议悼念日邀台湾列席 3月11日,日本政府举办3·11地震两周年追悼仪式,邀请外国和地区代表参加,其中也安排了“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献花。而中方对日方的有关具体安排表示了不满。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日本人民表达了慰问和支持,中国台湾地区也向日本人民提供了帮助。日方在今年的追悼仪式上把台方人员与外交使团和国际机构人员安排在一起,这违反中日联合声明的有关原则和精神以及日方在台湾问题上所作承诺。中方向日方表明了坚决反对的态度。我们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对日方所作所为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