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七(左)和”土三七“对比。(资料图片) |
|

|
|
◎市人民医院收治四例中毒患者,均为擅自服用所致 ◎切不可与三七混淆,乱服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伤 3月13日上午,记者从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了解到,近期该院共收治4例“土三七”中毒患者,其中两位患者救治无效死亡。专家表示,“土三七”并不是三七,两者功能迥异,切不可混淆,乱服“土三七”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伤。
四人误食入院两人亡 13日上午,记者从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了解到,近期,他们收治4例“土三七”中毒患者,其中两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 当天上午,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已经出院的患者,该患者今年50岁,姓李,家住坊子区。说起自己的病情,李大婶告诉记者:“我本想用‘土三七’煮水喝,用来活血化淤的,最后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肝功能损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李大婶的眼球出现不少血丝,她听说“土三七”能活血化淤,便让孩子们从网上买来了不少,天天煮水喝。大约一个月后,她先是感觉没胃口,慢慢还觉得腹胀、无力。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严重受损,治疗一段时间后仍无明显好转,随即转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因服用“土三七”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病。 另一位中毒治愈的患者也是女性,今年40岁,4个月前因车祸导致腿部骨折,手术治疗后常感骨折处疼痛。她听邻居说“土三七”可活血化淤,缓解疼痛,刚好一个亲戚家就自种了“土三七”,于是要了一些回来。服用两周后,该患者开始感觉腹胀,伴随双下肢浮肿。在医院检查B超显示腹腔、盆腔内大量积液,最终通过检查诊断为因超量服用“土三七”所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病。 “土三七”的毒性很强 “土三七”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导致如此严重的肝损伤? 13日上午,记者在城区不少药店和医院都看到有销售一种名为三七粉的中药,这种中药的价格还不便宜,每克为500—600元不等。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谭炳芹告诉记者,三七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以根、根状茎入药,无毒,是名贵中药材,可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吐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等,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 而“土三七”完全不同于三七,“土三七”别名“菊三七”,又名“三七草”,为菊科。两者虽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均有散淤、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功效,但来源于不同科植物,更重要的是毒性不同。“土三七”有一定毒性,不仅可致肝窦阻塞,而且损伤肝细胞,导致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因“土三七”导致的肝损害目前没有特效疗法,一旦过了急性期,肝损害常无法逆转,死亡率很高,但只要就诊及时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网购三七粉要谨慎 谭炳芹告诉记者,三七和“土三七”是两种不同的中药,名字上只差一个字,其实是很容易辨别,可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谭炳芹说,“土三七”毒性大,且中毒后难以治疗,切不可自行服用。医院接诊的4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自家种的,另外3人都是从网上购买的三七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有的人通过网络或其他非正规途径获取一些“保健知识”,在家自购药品或“保健品”服用,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者危及生命,得不偿失。鉴于所有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建议大家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行服药。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选择三七粉时,一定要到正规药店购买,购买时首先看它的颜色,正常的三七粉颜色不白也不绿,呈白绿色又带一点点黄色,三七粉颜色泛绿泛白都不正常。看形状,若所购三七粉形状松散,呈面粉状,甚至有的还有少许磨不碎的植物叶脉纤维,即为假三七粉;真三七粉结实,用同样的半公斤塑封袋子来装,假三七粉装得又满又鼓,真三七粉装不满。尝味道,真三七粉的味道在嘴里是苦中回甘,有一股三七特有的味道,若太苦甚至这种苦味延伸到喉咙,就是假三七粉。 本报记者 曾庆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