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版:新闻超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抗感染药仍居首位
上海现“靴子楼”,远望酷似马靴
监察部公开机构设置及工作程序
遭外交欺诈,印度禁意大利大使离境
贵州风雹19万多人受灾
阴沟中找硬币兑两万元
老人被洗头妹骗十万元
洗车工踹宠物狗被打死
爆破引塌方致两人遇难
阿根廷主教任罗马教皇
希特勒的最后刺客逝世
朝鲜被疑渲染“悲惨美国”
错放太平间男子被冻死
美国六旬老汉枪杀四人
2013年03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抗感染药仍居首位



  据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4日发布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20万余份,其中抗感染药病例报告数量约占40%,仍居首位,抗感染药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
  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达到120余万份,其中新的和严重报告数量24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0%。按照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6%、中药占17.1%、生物制品占1.3%。化学药中,抗感染药的例次数仍居首位,占48.8%;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用药,占9.6%;镇痛药占8.0%;消化系统用药占5.9%;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占4.9%。前5类药品共占化学药总例次数的77.2%。
  按照药品剂型统计,注射剂占56.7%,口服制剂占39.5%,其他制剂占3.8%。与2011年相比,注射剂比例基本持平,口服制剂比例上升了0.6个百分点。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颜敏介绍,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抗感染药病例报告数量在总体报告中所占比例持续下降,反映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抗感染药中报告数量排名首位的是头孢菌素,其严重不良反应以过敏为主,引起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建议生产企业深入开展研究。
  她表示,统计数据还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安全风险较高,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注射剂使用的监管,部分患者应改变对注射剂的心理依赖。此外,中西药复方制剂易被患者当作纯中药制剂使用,忽视其中所含化学药成份,使用中存在超剂量给药、含相同成份药品重复使用等不合理现象,应注意该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