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说文”大家王筠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十年知县,三地平安两袖清
2013年03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知县,三地平安两袖清
  为方便乡民申告,王筠巡走村寨,就地办案。刘祜 作
  位于大山之中的乡宁县城,可以想像当年这里的境况。(资料图片)



  道光八年(1828年),王筠“以《国史·臣工传》告成,议叙一等,以知县选用”。4年后,父亲去世,王筠接到讣闻后,因缺少路费,20天后才到家。弟弟王简刚到任青海西宁知府10天,告丁忧后,同样因路费问题,没有及时赶回家奔丧。王筠回家守孝三年后,重返京师,后来因病又回家住了一年多。56岁时,王筠再次参加会试,仍未中榜。内阁学士文庆托人说请,让王筠到他家中主事,被王筠拒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山西省乡宁县出现了官缺。这年八月,王筠被选授乡宁知县。
六旬方才任知县 接手一个烂摊子
  得授乡宁县知县,60岁的王筠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远赴山西就任。
  此时山西巡抚为山东荣成人梁萼涵,是王筠在京城的旧相识,弟弟王简的同年好友。他乡逢故人,王筠前去拜谒。言谈之间,梁萼涵半开玩笑说,前任知县被乡宁的老百姓赶走了,你觉得你能在那里长久待下去吗?王筠正色道,不贪赃,不枉法,他们怎么会将我赶走呢?
  3月18日,王筠赶到乡宁县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前任知县亏空太大,卸了任却走不成,百姓怨声载道。不久,王筠被调任乡试考官赴太原,九月底回来正式接手知县。这时,乡宁县一年两期的田赋,已被前任知县提前收缴完毕,但亏空还是没有填平。
  王筠接下这个烂摊子后,通过节俭陆续补齐了亏空。上司来“清查仓库,无亏焉”。
  乡宁县“在十三苦缺之内”,几乎没有人愿意到这穷山沟里来任职。财政的拮据直接影响到王筠的家庭生活。王筠只有一个女儿,按照风俗,王筠过继了弟弟王简的儿子王彦侗作为自己的嗣子。赴任之前,因王彦侗妻子生病,王筠将他全家托付给了一位世兄,承诺待儿媳病情好转后一并接去。
  岂料乡宁竟是如此景况,加之儿媳病未痊愈,就迟迟没去接。这位世兄因此心怀不满,写信指责王筠:“天良存乎其人”。王筠回信再三解释,承诺“待仆小有盈余,当有以相助”。并劝告世兄:“不当以意气凌我”,“如不能听”,“来此荒山一看苦境”。

县衙门前种瓜菜 身背官印下乡去
  对已经看淡利禄的王筠来说,贫苦并不可怕,“节俭足以自了”。乡宁地处穷乡僻壤,山民质朴憨厚,案件不多,每年接到的状纸也不过五六百份。加上王筠明察善断,案件很快就能处理完结。这样,他就腾出更多时间来读书、著述,“在官十年,未尝废学”。
  乡宁县经过王筠治理,百姓安稳,境况大变。相传,因为王筠为政清廉,乡宁的衙役们不敢再接受贿赂了,就要提出辞职。为安抚部下,王筠想出了一个点子:利用大堂前的空地,种植瓜菜谷物。一来补贴一下衙役们的生活,二来填补他们的空闲,免得因闲而惹是生非。
  民讼少了,但王筠不相信没有纠纷。为方便乡民申告,他捎上笔墨纸砚,带着知县官印,巡走村寨,就地办案。有次见到一个小伙子与一个老太太争鸡,王筠用杀鸡验食的办法,将两人的纠纷迅速解决了,众人直夸王大人断案有方。
  史载,山西有一绰号“一万贯”的巨盗,领着一伙人流窜山西、陕西多地作案,到处抢财夺物,官府久捕未获。巨盗进入乡宁境内,百姓大恐。王筠带人侦查到盗贼的踪迹后,设计一举捕获。
  审理这批盗贼时,王筠得知多数随从者系生活所迫,无奈铤而走险,于是“可生者皆生之”,能够免罪的就当场释放了。

开仓赈灾抚百姓 身先士卒护城池
  乡宁地贫土瘠,遇上灾年,民众痛苦不堪。王筠“以周窘济贫为心,以节俭诚实为本”,尽力为百姓谋取福利。上任第一年,乡宁久旱遭灾,还没捱到第二年春天,就闹开了饥荒。王筠向上汇报,请求减免田赋、开仓放粮;乡宁城垣年久失修,诸多倾圯,王筠向大户筹款修筑城垣百丈,出工者给钱给粮,救活了大批难民。
  以前,县衙修葺政府粮仓,费用都由百姓承担,王筠任内修葺时,一切“自任之”。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出兵清剿太平军。咸丰三年(1853年)春,由于军饷不足,朝廷提前征缴山西、陕西、四川、浙江四省的钱粮,民怨沸腾。王筠判断,这肯定是权宜之计,不会持久。他对身边人说:“朝廷以爱民为心,今日之举,非得已也。然必有诏下。”他发出告示,本县征收当年赋税。不久,预征一事果然叫停。
  到了八月,太平军打到山西境内,69岁的王筠率领百姓修筑工事,加固城池,与将士并肩作战“守御甚备”,使乡宁县城未遭兵祸。
  借着镇压太平军的茬儿,陕西一部分清军进驻黄河的禹门口渡口。这支军队纪律很差,往来渡河者不堪其骚。清军之祸殃及到乡宁县境内的船窝镇,这里产煤,挖煤者群情激奋,眼看就要起冲突。王筠闻讯,令快马报告山西巡抚恒怡亭,才使得兵退民安。

先后代理两知县 陈年积案一朝理
  王筠治理乡宁有方,第二年冬天被临时调去代理曲沃县知县。王筠刚到曲沃时,积案累累。他晚上阅卷,白天审案,日夜不停地办理,大批冤案、陈案得到处理。
  听说来了个公正断案的清官,县城里原先受官司牵连而潜逃的人都回来了,有的还理直气壮地对原告说,你还再告我不?你不告我,我还要告你呢。王筠尽量本着庭外和解的原则,进行调解,有时候不免要自己“掏腰包”。这样,积下的案子大部分不讼而罢,剩下的经过公正审断,也都顺利了结,大快人心。
  过了两年,王筠又代理徐沟县知县。这里靠近省城太原,地处要冲,县衙内案牍堆积如山,情况比曲沃糟糕、严重得多。王筠如法炮制,足足三个月才将积案处理完。任职期间,王筠还忙中偷闲,写成《徐沟笔记》两卷。
  徐沟的政务办理熨帖,王筠返回乡宁。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季芝昌上任山西巡抚。王筠在京时,季芝昌曾任翰林院编修,对王筠的学问和为人十分了解。季芝昌上任后,打算上书朝廷,调王筠到省城委以重任。没想到,季芝昌任职一个月就被召回京师,此事作罢。
  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王筠再次代理曲沃县知县。这些年,王筠还两次临时被调,担任乡试中协同主考阅卷的同考官。
  花甲之年上任至七十古稀,十年间王筠以年迈之躯,兼任数职,处理三县政务,“口不言利,不贪不沾”。稽查盐务时,盐商以三千金贿赂,他坚决不收:“吾命中无此物也。”
  乡宁人给予王筠极高评价。民国六年编纂的《乡宁县志》,称赞王筠“正直廉明,道气盎然,待士以礼,遇民以诚”。
  本版撰稿:李之凡 吴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