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标题导航
亲,昨晚你睡得好吗
2013年03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昨晚你睡得好吗
◎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关注睡眠 关爱心脏” ◎我市医学专家建议“夜猫子”们规律作息,减少熬夜



  3月21日是第13个世界睡眠日,日前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教授向社会发布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关注睡眠 关爱心脏”。人的一生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与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一旦睡眠有问题,不仅人的生理功能会下降,间接也会引发感冒、心脏等疾病,而且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精神不振等症状。我市医学专家呼吁,市民应正确认识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关系到心脏健康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很难将睡眠的好坏与心脏病相互联系起来。但近一两年来,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这样令人惋惜的例子,“24岁淘宝女孩因连续熬夜,在睡梦中去世”、“28岁女主播梁薇高强度工作,出差途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实际上,睡眠健康关系到心脏健康。很多人心脏病发作,甚至威胁生命,都是在睡眠的时候。夜里两点或者三点左右是发病高峰,因为在这个时候人的身体血液循环比较慢,容易出现血流不畅、血栓等症状。
  “熬夜,加班,疲惫,失眠等似乎总能在80后的身上找到它们的影子。”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爱元说,懒得运动或是长期体力活动过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从而易诱发心脏病。从因熬夜而猝死的案例来讲,人在晚间工作时,神经活动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这好像在冷天启动汽车一样,引擎还没有预热,就以最快的速度上路。反过来讲,人在夜晚进入深度睡眠时,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并且平稳,心脏也会得到很好的休息,心脏休息好了,第二天肯定精神百倍。
  “因此,良好的睡眠可保证心脏的平稳跳动,有改善心律失常的作用,有熬夜习惯的人应该减少熬夜的次数。”张爱元建议,应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睡眠与解乏是两回事
  “我很累,睡一觉吧,可睡饱了,依然觉得乏力,无精打采!”每到双休日,想通过补觉来获得休息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我们心理医生来看,并不是睡得越多,休息得越好。”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生赵约翰说,不能一感觉累,就怪睡眠少,睡眠远比休息要复杂得多。有些人每天睡三四个小时,第二天依旧神清气爽,而有些人每天睡八九个小时,第二天却还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所以说,睡觉时间长短并不是评判休息好坏的标准。
  “当人们处于科学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体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有助于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而疲劳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提示我们应该休息了。”赵约翰说,强调睡眠质量比强调时间更重要。
  赵约翰表示,睡前应避免从事刺激性的工作和娱乐,也不要从事过分紧张的脑力活动。做些能松弛身心的活动,例如,洗个热水澡,听听柔和的音乐等都是缓解身体机能的好方法,对人尽快入睡无疑会大有好处。这种主动休息能协调全身器官功能,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本报记者 刘彬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