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有名的农民”吴仁宝昨辞世 |
◎因肺癌去世,享年85岁 ◎曾将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为“天下第一村” |
|
西村建设成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历史变迁 吴仁宝任华墅乡人民公社17大队下的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人口667人。 吴仁宝开拓性地提出“建设华西新村”。 五金加工厂创办,成为华西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经国家批准华西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接待35个国家和地区的841位来宾。 华西“少拿现金多入股”的股份制新集体经济制度逐步形成。 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吴仁宝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 江苏华西集体公司成立,外界称“华西是全国第一村”。 华西村股份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华西村先后四次通过“一分五统”纳入周边村,华西面积和人口大幅增加。 吴仁宝四子吴协恩全票当选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华西村建村50周年,同时花费30多亿元兴建“与北京保持一致高度”的328米高度的酒店成为当下村中新地标。 ◎链接 吴仁宝经典话语采撷 【做干部,要“三不倒”】我们做干部,要“三不倒”。再大的困难难不倒,再多的表扬夸不倒,再强的威吓吓不倒。那如何才能会不倒呢?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从全票当选到缺票落选,我都经历过,但都没有挫伤我的积极性。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华西提倡“一村两制”】我们华西提倡“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不允许干部搞“一家两制”。我认为,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要公私双富有。 【要当就当“有本事”的干部】当好一个村书记,一定要有开拓精神,而且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是为了当稳这个官,老老实实、平平庸庸,甚至叫群众脱皮掉肉,那是干部没本事。 【为人民服务有终身制】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有终身制。所以,我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不当一把手,我退下来了;退了不是什么都不干,应该要干,干什么?要为党的事业,要为老百姓的事业,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追溯华西村 从南巡讲话中发现商机 华西村建立于1961年,当时人口667人,集体资产2.5万元,欠债1.5万元,人均分配53元。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和新农村建设。1978年年底分配时,吴仁宝找一家一户谈心,把年终分配的钱作为投入建厂,入股分红,从此逐步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的“少拿现金多入股”、以群众股份投入为主体的股份制新集体经济制度,造就了华西村今天的共同富裕。 华西村真正完成原始积累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经媒体发布的第二天晚上,吴仁宝召集村党委成员开会到凌晨2时,决定动员一切资金,囤积3个月的原材料,又破天荒借贷1000万元。三个月后,每吨6000多元购进的铝锭涨到18000多元。如今的华西村下辖60多家企业,富起来的华西村通过造房子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富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华西建造的六层教学楼已是当时江阴县的最高建筑。此后,星罗棋布的别墅群一代接着一代,从华西金塔到华西群塔,每一个标志性建筑物的诞生就代表着华西村的一次“跨越”。 为了带动周边共同富裕,吴仁宝建议将周边村与华西村联合建立大华西村,这一想法不但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赞赏和支持,更得到周边村干部群众的拥护。从2001年开始,一批又一批村子的村民以百分之百的签字同意先后并入华西村。如今,华西村已由原来的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600多人,扩展到方圆30多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人口3.5万人。
建摩天大楼献礼建村50年 2010年,吴仁宝决定在华西村建设摩天大楼,作为建村50周年献礼。按照华西人的勾画,大楼可供2000多人居住,拥有亚洲最大的空中餐厅,国内第一的电梯装置,世界最先进的监控系统,那里将上演中国农村最奢侈的生活:“衣服送到洗衣房,吃饭直接到宴会厅,享受五星级的酒店服务。”摩天大楼被命名为“增地空中新农村”,从字面不难理解高楼的成因,一则是为了节省土地,再则是新农村建设。 2012年11月28日,江苏华西村“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首届华西文化艺术节同时开幕。华西村博物馆由1比1复制的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仿古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馆内设书画馆、古陶瓷展区、工艺美术精品展区和文化艺术创作馆,珍藏、展示名家大师的字画、雕刻、玉器、瓷器、绣品、金属工艺品等万余件(套)。 另外,江苏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60层有座镇楼之宝号称“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金牛。据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介绍,这头一吨重的金牛到2012年已增值三成。龙希国际大酒店大楼高328米,共74层,已于2012年2月11日对外营业。 A20-A21版文/本报综合新华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