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风暴潮凌晨突袭,冲毁堤坝水淹多宝鱼棚 |
◎20日昌邑北海海水倒灌致43个鱼棚进水,其中22个损坏严重 ◎养殖户损失惨重,盼修复加固海堤 |
|
图1:不少水湾里有死去的多宝鱼。 图2:王海家的电视柜上还有海水没过的痕迹。 图3:有人将死去的多宝鱼捡回去喂猫或狗。 图4:刘伟家在卖鱼时,有伤的鱼都被挑了出来。
3月20日凌晨,受大风天气影响,昌邑北部沿海出现风暴潮,倒灌的海水导致柳疃镇沿海40多个养殖户的多宝鱼养殖棚进水,22名群众被困,在当地边防派出所的帮助下受困群众被安全转移。3月21日,记者赶到受灾的养殖区。潮水退去后养殖户正忙着自救,抽换海水、维修机井、分拣大小鱼。据统计,这次风暴潮共给柳疃镇带来了1900多万元的财产损失,水产养殖方面有43个鱼棚进水,其中22个损坏严重,另外还有防潮坝、卤水井等受损。 现场探访 堤坝几近被冲毁,鱼棚周围有不少死鱼 3月21日上午,记者驱车赶往受灾的养殖区。沿着昌邑市区的北海路行驶到柳疃镇最北边,再往东走就到了一个叫渔尔堡的小村子。村子北面是大片的滩涂,到处都是波光粼粼的盐田。 两年前,来自辽宁葫芦岛的一批人到渔尔堡村承包了一大片空地,相继盖起了大棚开始养殖多宝鱼。多宝鱼又被称作“大菱鲆”,当地人养殖的并不多,这些养殖户的到来,在昌邑北海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养殖区。 记者来到受灾的鱼棚旁时,不少鱼棚的周围仍被浑水包围,横七竖八的水管铺设在鱼棚周围,抽水机突突地往堤坝外抽着水。一群群海鸥围着鱼棚盘旋,寻找水塘中的鱼。从已经退潮的空场走过,地上有不少已经死亡的多宝鱼和用来喂养多宝鱼的小鱼。 因为海水倒灌,不少水井被灌进了淤泥,维修机井的工人正忙活着修理机井。从鱼棚旁走过,他们还顺手捡起几条芦苇丛中死亡的多宝鱼,打算带回家喂狗和猫,这些鱼都是养殖户们不愿要了的。 在尚未干涸的水塘里,隐隐约约有不少小个头的多宝鱼,但渔民没打算再往上捞,这些娇贵的养殖鱼一旦喝了混着泥沙的浑水便很难再成活,而且就算养大了收购商也不愿意要这样的鱼。 环绕这片鱼棚北面和东面的是一个堤坝,靠它阻挡涨潮的海水涌到养殖区,但是这个简单的堤坝是泥土培起来的,在这场风暴潮的侵袭下几乎全线崩溃。 渔民回忆 睡梦中被狗吵醒,才知道是来了风暴潮 头发花白的关德岩和孙子从老家来到昌邑,建起了一个养殖多宝鱼的大棚。 说起3月20日凌晨的一幕,关德岩仍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3月20日凌晨3时多,他和孙子睡得正香,忽然听见鱼棚外的狗一个劲地叫。前一阵附近发生过鱼棚被偷的事,关德岩非常警惕。他打开灯后却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此时屋子里已经倒灌进了不少海水,足有十几厘米深。他推开屋门,鱼棚周围已经是一片汪洋。“海水和鱼棚都成了一片了。”关德岩说,到处都是海水,他和孙子不知该躲到什么地方,就坐在炕上看海水还会不会上涨。 像关德岩一样,这片多宝鱼养殖区的养殖户们都不知道要来风暴潮。“看过天气预报,光说是有风,没说会来风暴潮。”鱼棚在养殖区最北侧的王海对记者说,他雇着几个小工弄着三个鱼棚,20日凌晨,睡梦中的他听见电闸跳闸后报警器一直在响,就赶紧起身想看看是怎么回事。“用灯一照地上都是水。”王海说,这个时候屋里的水已经没到膝盖了,他连鱼棚也没来得及看,拉下电闸就跑到了外边地势稍高的马路上,直到两个小时后潮水退去才敢回鱼棚看看。 记者在王海家看到,虽然海水已经退去了一天,但是他家的炕沿上和柜子上依然有海水淹过的痕迹,放在地上的两大箱子衣服也完全被水浸泡。 损失惨重 头茬鱼苗刚长成,风暴潮后只剩了一半 养殖户刘伟告诉记者,当时汹涌而来的海潮很快淹没了鱼棚,他和妻子赶紧穿上衣服跑到了地势较高的堤坝上。 刘伟说,大概凌晨3时30分左右,他进鱼棚看了一眼,鱼棚里的水已经淹过了鱼池,“当时整个鱼棚就变成了一个大鱼池,棚里大鱼小鱼都混到一起,还有很多鱼被冲跑了。”据他粗略估算,这次风暴潮让他损失了一半鱼。 刘伟的妻子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们来潍坊的第二年,多宝鱼的成长期一般是一年,他们撒下的第一茬鱼苗刚长成成鱼,没想到就碰上了风暴潮,她家附近的十几户养殖户都损失惨重。 走进刘伟家的鱼棚,氤氲着雾气的鱼棚比外边温度要高,每个鱼池上都悬着很多根白色细管子,往鱼池内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有的鱼池里剩下的鱼甚至连池底都盖不起来。刘伟说,他家的两个鱼棚都是长90米、宽13米,一个棚里有28个鱼池,之前每个鱼池约有1500条鱼,每个鱼池都是满满的。海潮一过,鱼池里剩下的鱼都不到一半,仅存的鱼还有些喝了脏水死了或受了伤,只能当成次品处理掉。他告诉记者,两个鱼棚共投入了230万,每个月光饲料钱就是13万多,电费也有3万多,这一次就让他损失60多万元。 养殖户关德岩家的鱼棚前期投入了150万,这次风暴潮也冲走了他近万斤成鱼,据他粗略估计,损失也得有几十万元。而王海家的鱼棚进水后大鱼和小鱼混在了一起,为了将三个棚的多宝鱼按大小分开,至21日下午工人们还没忙活完。 低价售鱼 计划卖掉8000斤成鱼,只被挑走4000斤 就在记者采访刘伟一家时,一辆写有“活鱼快运”的卡车停到了他家门前。刘伟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听说这边受了灾,专门从青岛过来帮忙收鱼,被浑水淹过的鱼放的时间越长损失越大,为了降低损失他只能抓紧时间处理。 带着收鱼的人走进鱼棚,刘伟拉开了一个鱼池的水闸,水位降到刚没过脚踝,他们就开始把池中的多宝鱼装筐称重。负责称重的人一边接过刘伟传过来的筐子,一边不时把一些鱼挑出来扔回池里,原来这些鱼大多外皮有伤痕。 带人来收鱼的是吉林人马亮,在青岛养殖多宝鱼。他介绍,近年来多宝鱼的行情变化比较大,行情好的时候能够卖到40多元一斤,今年差些,一斤也能卖到20多元,现在刘伟家这些鱼只能作为次品处理,每斤收购价17元左右。 马亮说,多宝鱼的成本价大概是23元到24元每条。“他家这些鱼不说是卖一条赔一条,但也差不多。”他说。 马亮在刘伟家称鱼的时候,周围的养殖户听说有人来收鱼,都纷纷过来打听价格,大家都表示希望能卖掉一些鱼。 大约一个小时后,刘伟家的鱼已经收完了,原本他计划卖掉的8000斤成鱼只被挑走了4000斤。剩下一些带伤的和看起来活力不大的,要怎么处理这些鱼让他犯了难。 马亮说,对于活鱼养殖等鲜有保险公司介入,养殖户们就算想投保也没有人愿意接受,在全国都是这种情况。 多宝鱼 多宝鱼属于鲽形目鲆科,俗称欧洲比目鱼,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在中国称“多宝鱼”。身体扁平近似圆型,双眼位于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背鳍与臀无硬体且较长。其身体扁平、略成菱形。由于游动时体态十分优美,宛如水中之蝴蝶,故又称“蝴蝶鱼”,为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海洋底栖鱼类。 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从欧洲引进养殖,几年功夫就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搅起个大产业。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养殖发展迅速,养鱼方式提升到工业水平,成为一个大的水产养殖业。 有苦难言 海堤不牢靠,养鱼没底气 再次走进刘伟的鱼棚,他正和妻子、朋友聊天。说起这次风暴潮,他们只是报以苦笑。养殖区距离昌邑市区太远,他们都是去离得最近的青乡赶大集,买好一周所需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刘伟说,棚里的鱼每天换一次水,早6时和晚6时要喂食。小鱼喂饲料颗粒,大鱼喂小活鱼。这样的苦日子他们过了两年,就等着今年第一茬鱼苗长成后能挣钱,眼前的现实无疑给了他们很大的打击。 一位来帮忙的老大爷告诉记者,这并不是鱼棚第一次遇灾,2011年11月27日就有过一次类似的海潮,那时海水虽然淹了鱼棚,但并没有淹过鱼池,渔户的损失并不大。当时他们从葫芦岛来到昌邑养鱼,就是看中这的海水质量好,温度也比东北高,多宝鱼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要快一些。他告诉记者,昌邑风暴潮灾害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的,要是每年海潮都是这样,他们还真的不敢再在这里养鱼了。 刘伟说,他已经在考虑等小鱼长大卖掉后转行,他承受不起再一次的损失了。关德岩、王海等人则表示,他们签的土地租赁合同都是10年期的,在昌邑的投资,少的上百万多的则有四五百万,要是忽然不养了损失就太大了,但是继续养,没有牢固的海堤保护,他们养鱼也觉的心里没有底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