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专题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张凯在店内理货。 |
|
|

|
|
◎张凯世代采茶卖茶,来潍经营茶叶生意已有十六年 ◎为了进一步发展,他和家人创办起公司打出了品牌 编者按 2000多户茶商、15亿元茶叶年交易额……并非产茶大市的潍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其茶叶交易已经开始辐射胶东半岛、临沂、东营、淄博、滨州、德州等地区,成为全国闻名的茶叶集散地之一,雄踞全省第二。巨大的交易量吸引了众多外地运营商纷纷来潍,短短几年时间,潍坊城区青年路铁路桥南北一片不大的地方,已经崛起了中华茶博城、中金茶都、北方茶都等知名茶叶运营商,再加上北王茶城、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潍坊茶城,六大茶叶运营商逐鹿潍坊茶叶市场。然而在潍坊茶叶市场上,诸城茶等本地茶却难觅踪迹,业内人士表示,产量受限、价格较高等原因制约了本地茶的销量。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本报今日A4-A6版就带您了解潍坊茶市现状和发展情况。
今年36岁的张凯是江西九江人,祖辈父辈都是采茶卖茶的,他从小耳濡目染,对茶叶有着浓厚的兴趣。1997年,张凯来到潍坊,从零售茶叶做起,生意越做越红火,在潍坊城区和各县市区都开设有分店。2009年,他还和父亲、哥哥等一起创立了福常在经贸有限公司。去年,又在城区青年路中华茶博城内设立了福常在分店。张凯意识到,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作保证,在品牌意识的影响下,张凯的店铺也形成了拥有自己品牌和代理大品牌的综合性店铺。张凯表示,潍坊茶叶市场也应打造一个独立的品牌,才能走向全国。 对山东印象很深刻 3月21日,记者来到了张凯位于潍坊城区青年路中华茶博城内的福常在分店,看到张凯正在和店内的员工理货。“这些都是刚刚发来的货,我和员工收拾一下。”张凯一边理货一边对记者说,中华茶博城内停车十分方便,减少了卸货和理货的时间。记者注意到,张凯和员工十分认真地把各种新到的茶叶摆放在货架上,然后开始核对数量。谈及自己如何接触到茶叶,张凯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36岁的张凯,从江西九江来到潍坊已经16年了,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和父亲、哥哥等家人一起创立了福常在经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山东共有20家专营店和36家专柜,而张凯所经营的这家分店则开在了潍坊城区青年路上的中华茶博城内。从很小的时候,张凯便听父亲说,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由于山东是礼仪之邦,因此每当会客之时,桌上少不了茶水,自然就少不了茶叶。那时的他便对山东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现在他们的公司同样把销售重点放在了山东。 从小爱茶随父来潍 “我的父亲和爷爷都是采茶、卖茶的,从我5岁开始,我就戴着草帽,挎着背篓到茶园采茶。”张凯回忆道,他出生在江西九江,很小的时候他就接触到了茶叶,不仅是因为祖辈和父辈都是采茶卖茶的,他所生长的环境也都和茶有关。“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茶农,他们以种茶为生,很快我也对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5岁起,张凯便到当时父亲所工作的一家国营茶园采茶,目的是帮着家人干活来赚取零花钱,但是渐渐地张凯便对茶叶产生了兴趣。 “我记得很清楚,其他和我同龄的小孩子喜欢喝饮料,但是我从小就喜欢喝茶,可能是和自己生长的环境有关系吧。”张凯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遇,他的父亲张福宝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潍坊寿光做销售,当时他的父亲发现寿光的茶叶市场和前景还是十分不错的,便想在寿光销售茶叶。由于他的父亲当时手头没有资金,因此都是这家国营茶园先把货运到寿光的仓库寄存,等卖出去之后,他的父亲再把进货金额返还给公司,这样就避免了压货。 张凯告诉记者,从1988年一直到1990年,他父亲张福宝在寿光一年平均能挣两三万元钱,那时候的两三万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从那时起,他的父亲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寿光,也放在了茶叶的销售上,客户也逐渐开始多起来,生意也越做越红火。而到了1992年,他父亲所开的茶叶店一年能赚到10万元,当时店内主要经营的茶品种是福建绿茶、花茶,以及茉莉花茶等。随着父亲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张凯的哥哥和其他家人也来到寿光、高密等地帮他的父亲经营茶叶生意,规模也不断扩大。一直到1997年,张凯也来到了潍坊。 在潍赚取第一桶金 “最初我来潍坊的时候,当时这个地方只是一个茶叶仓库,并且道路也并不好走,一到下雨天就十分泥泞。正规茶市只有现在的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张凯告诉记者,他来到潍坊后,便发现市区的茶叶销售量比寿光、高密等地要大,并且潍坊是山东半岛咽喉要地、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前景和潜力十分不错。随后,张凯便把销售重点放在了潍坊城区,在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卖起了茶叶,开始赚取他的第一桶金。 张凯表示,当时他就感觉潍坊市区的茶叶销售竞争很激烈,懂茶、爱喝茶的人特别多,市场发展潜力也比较大。开始他从茶叶的零售做起,后来才逐渐做起了批发生意。 让张凯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在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的店铺一共有17家,由于当时物流业还没有兴起,茶叶的进货要靠租车运输,有的时候两家还需要拼一辆车运输,这就造成了一些茶商的货物有时不能及时送达,交通运输成了制约当时市场发展的瓶颈。尽管如此,从1997年6月8日自己的店铺正式坐落在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一直到1997年年底,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他还是净赚了3万元钱。而到1999年,张凯年利润就已经达到了10万元钱。 创建品牌谋求发展 尝到甜头的张凯从2000年开始,便开始代理许多大品牌,并在潍坊城区和各个县市区开设分店。但是张凯意识到如果只是代理品牌是无法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茶叶的质量和品质等才更能得到保障,顾客也能放心。到了2009年,他和父亲、哥哥等家人一起创立了福常在经贸有限公司,并开始发展推广自己的品牌,他的店铺也形成了拥有自己品牌和代理大品牌的综合性店铺,至今店里仍代理着多家高端品牌茶叶。 2012年10月,位于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以南的中华茶博城开业,张凯为了扩大规模,加上看中了中华茶博城内整齐划一的店铺和宽敞的停车位等优势,因此选择了把新店开在中华茶博城内。 张凯坦言,山东是全国茶叶消费大省,潍坊又是全省消费大市,市场发展前景肯定是十分广阔的。当时他入驻中华茶博城就是看到了这个新市场的潜力。如今,刚刚入驻中华茶博城的他对市场的前景也是充满了期待。张凯认为,茶叶将来肯定会做成一种文化产业,这就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作保证,从茶叶的进货,销售,以及售后方面实现一条龙服务。潍坊的茶叶市场具有很大的优势,应该打造一个独立的茶叶品牌,让潍坊茶叶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茶商也希望潍坊的茶叶市场在茶叶价格、品牌等各方面尽快出台一个标准和规范,这样更有利于整个潍坊茶叶市场的发展。 首届茶文化博览会 4月19日至23日举行 据悉,中国(潍坊)第六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将于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举办,主会场设在潍坊鲁台会展中心。为丰富展会内容,本届文展会将茶文化作为重点宣传推介内容之一,4月19日至23日在展会主会场台湾厅一楼展厅,由本报主办的潍坊首届茶文化博览会暨春茶品茗会将在这里举行。此次博览会将充分借助潍坊风筝会30年积累的人气和优势,着力打造茶叶采购、加盟、代理一站式交易和茶文化交流平台,发展茶产业,繁荣茶经济,弘扬茶文化。将潍坊打造成为北方最大的茶叶博览会,并将我市茶文化博览会打造成北方茶叶的年度盛事。 记者了解到,潍坊晚报96663热线目前正对全国重点茶业商户进行外呼,并有专门人员对有意向人群进行跟踪服务。同时,为了确保外地招商工作的有序进行,还对青岛、日照、安徽、福建等地进行异地招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韩镇 实习生 徐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