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苇湾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志愿服务爱心储蓄登记簿。 |
|

|
|
◎苇湾社区开创志愿服务新模式,时间记入“账户”随用随取 ◎已吸引近三百位“储户”,近半数爱心服务时间超一百小时 在多数人看来,银行是存取金钱的地方。然而,记者24日从奎文区苇湾社区获悉,该社区推出了“时间银行”,富有爱心的志愿者作为储户,提供志愿服务后可以存入“时间银行”,自己或直系亲属可根据储蓄量支取爱心志愿服务。据了解,“时间银行”成立一年来,已吸引了近300名志愿者参与。 推出“时间银行”,吸引三百储户加入 3月24日,记者来到奎文区东关街道苇湾社区看到,“时间银行”的档案一本本、一件件记录得十分详实、完善。 据了解,一年前,该社区推出了“时间银行”,为每名志愿者开设一个专属“时间银行账户”,将每名志愿者平时做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录下来存入个人账户。储户的直系亲属或本人需要志愿帮扶时,可随时给社区打电话从“时间银行”里提取自己的“服务时间”,享受其他志愿者为自己提供的志愿服务。 在“时间银行”内,苇湾社区组织了阵容较大的爱家志愿服务联盟队伍,队伍中所有成员都是“时间银行”的储户。这些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加入社区“助老敬老服务队”“爱心救助服务队”“手拉手助学服务队”等8支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设有一名队长,负责在“爱心储蓄登记本”上填写记录表,详细地记录、核实、监督本队所有储户的爱心志愿服务时间、地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 据苇湾社区党委副书记吕永芬介绍,只要志愿者前来报名,就可以填写“志愿者服务爱心储蓄登记薄”,社区将按每名志愿者的特长和志愿,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服务队中。“时间银行”推出至今,吸引了大量爱心志愿者参与,储户数量从最初的20多名发展到了现在的近300名。其中,“爱心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的储户已有126名。
居民争存“时间”,至今无人申请提取 近300名储户中,苇湾社区2号楼楼长郭秀会目前存入的爱心志愿服务时间最长,超过300个小时,位居社区志愿者评选光荣榜榜首。 今年63岁的郭秀会是苇湾社区一名普通居民,1997年下岗后,靠摆地摊生活。她在得知社区推出“时间银行”后,便立即申请成为了银行的储户。 吕永芬表示,郭大妈平时就很有爱心,经常帮邻居买菜、做饭、洗衣服,成为“时间银行”的储户后,参与志愿者活动更加积极了。 郭大妈接受采访时说:“我摆摊时间自由,没事就爱串门,到别人家也顺便帮着干点活。”社区推出“时间银行”后,郭大妈帮助别人的积极性更高了。“这就像往银行里存钱,大家都希望自己账户里的钱越多越好。”郭大妈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说,趁着自己还能往“时间银行”里存时间就多存点儿,哪怕自己存入一万个小时,而将来仅支取100个小时,剩余的就算是向社会献爱心了。参加现在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换来将来生活的依靠,何乐而不为! 据苇湾社区书记吕峰介绍,截至目前,“时间银行”已经推行一年,已有近300人加入,但还没有人提出支取自己的爱心服务时间,这是因为目前加入的储户大都年富力强,他们正用自己的爱心,推动“时间银行”发展壮大。
志愿者上门干活,革新家政服务形式 “时间银行”推出以来,为居民解决了不少难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欢迎。许多曾接受过“时间银行”储户服务的群众表示,社区志愿者热情、服务也周到,自己省下了请家政服务的钱。 社区肢体残疾人张建国大爷就享受着“时间银行”储户们提供的爱心服务,他对此感受特别深。以前,张大爷偶尔会请钟点工帮忙打扫卫生,但有的钟点工干活比较怠慢,这让他觉得钱花得冤。 吕永芬说,“时间银行”推行一年来,在社区家政服务形式上起到了一个良好的革新作用。以前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居民联系家政,往往很难同时让双方满意,一方面雇佣方觉得自己花了钱,被雇佣方应该把卫生打扫得更干净,而被雇佣方则有应付事儿的想法。 如今,社区有人需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储户以志愿者身份进入居民家免费提供爱心服务,被服务对象觉得对方义务帮忙,也不再挑剔;而凡是入户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大都具有真诚的爱心,往往会尽可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以张大爷为例,志愿者到他家帮忙打扫卫生,志愿者们不怠慢,他也不再挑剔。“这些志愿者义务帮我打扫,而且打扫得这么干净,感激都来不及,哪会不满意!”张大爷说。 “时间银行”彰显魅力,引来外来储户、 随着时间推移,社区外的市民也感受到了“时间银行”的魅力。前些天,潍城区的马双立来到苇湾社区,报名成为“时间银行”的储户。 今年27岁的马双立是城区一家服装店的店长,在得知苇湾社区推出“时间银行”后,非常感兴趣,她想到自己下班后有很多空闲,就来到苇湾社区报名成为“时间银行”储户。 马双立对记者说:“我平时17时30分下班,下班后就是跟朋友吃饭、唱歌,时间长了觉得很无聊。”在苇湾社区,马双立详细了解了“时间银行”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加入“助老敬老服务队”,并与苇湾社区一名空巢老人结对。 与空巢老人结对后,马双立开始思考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她在下班后就会给老人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帮忙买点儿菜、用不用洗衣服、想吃点什么等,还经常到老人家,给老人讲笑话、陪老人聊天。 马双立参加了几次志愿服务活动后感慨颇多:“力所能及地帮扶需要帮助的人,给别人尤其是给老人带来快乐,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很充实,在‘时间银行’存储志愿服务时间的同时,自己的人生银行也丰富了很多。”
盼这一形式广泛普及,打破地域限制 “时间银行”推行一年多,储户大部分是苇湾社区的居民,像马双立这类社区外的储户不多,地域上的分隔,让成立“时间银行”的苇湾社区工作人员有了新的思考。 吕永芬说,苇湾社区共有4900多户,18000口人,近300名“时间银行”的储户组成了庞大、可信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为社区需要各种服务的居民们,提供着爱心志愿服务,积累着自己的“爱心时间”。 虽然截至目前还没有人支取自己存入的爱心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储户支取。届时,“时间银行”中储户们的爱心志愿服务,就会像接力棒一样一棒棒地传下去。可是像马双立这样的“外来储户”,如果她或者她的直系亲属希望支取时间银行的志愿服务时,操作起来可能就因地域间隔而遇到难度。 如果有一天“时间银行”能普及开来,每个社区都有,那么,每个社区那些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就可以相互沟通、彼此提供需要的志愿服务。 文/图 本报记者 臧岳 实习生 徐莹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