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轻信QQ色诱,23人掉陷阱
他们都是孩子的好老师(四)
2013年03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都是孩子的好老师(四)



  他们将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他们将老师的责任放在第一位,他们将自己的爱传播给每一个学生,从不离开讲台,哪怕病魔缠身;从不离开学生,哪怕心力交瘁。因为,他们都是孩子的好老师、老师的好榜样。本期又推出四位“学生最敬佩的好教师”。
侯忠彦
亦教亦研乐在其中

  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侯忠彦桌上的座右铭是这样写的:“远离了教室的教师,如同鱼儿离开了海洋;远离了学生的教师,如同树木离开了森林;远离了学习的教师,如同花儿离开了太阳;远离了教学研究的教师,如同鸟儿找不到飞翔的方向。”
  十几年来,侯忠彦从没离开过自己喜爱的课堂,更没停止过教学研究。为了搞好每项实验,他白天进行课堂实践,听课评课,探索最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晚上写教案,写反思,写评课反馈。为保证实验效果,发问卷,搞座谈,进行家访,整理数据。通过教学研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长远化、可持续化发展,学生在多次比赛中获奖。亦教亦研的生活,也促进了他自己的专业发展,他多次荣获省优秀教科研成果奖,市、县政府教学成果奖,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名师、潍坊优秀教师、潍坊市轻负担高质量优秀教师等,并获得富民兴潍劳动奖章。
  成为名师后,他积极开展“名师走教”活动,指导的农村青年教师有两个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四个被评为县教学能手,三个获得市、县政府教学成果奖。他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每个乡镇都有他的“徒弟”。每月开展集中研讨,平时利用网络随时与全县教师交流。
林子丹
点燃了一盏公益的灯

  公益,就是一盏灯,一盏照亮别人,温暖自己的灯!这是诸城市皇华镇小学教师林子丹在“成立格林达尔公益团队倡议书”中写下的一段话,她是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她热爱教育,热爱学校里的孩子,更爱大山里那些贫困的孩子。
  林子丹2001年从师范毕业考入皇华小学,工作后边上班边自学,2006年取得本科学历。为了开阔视野,她利用寒暑假做实地考察,6年多的时间走遍了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宁夏、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写下了900多篇博文,累计20多万字。
  2011年暑假,林子丹从网上报名去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苗族自治乡烂房子小学支教。她觉察到当地苗族文化的特殊,又走遍了苗寨做实地调查,拍了上千张图片,写成了几万字的“烂房子苗裔”报告。最令她痛苦的还是山里生活条件差,缺医少药。临走时,她将随身携带的感冒药、消炎药、钙片、维生素等全部分给了孩子们。回到学校后,她一直牵挂着那里的孩子,一边组织学校的学生献爱心,一边研究当下孩子的思想教育问题。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她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天性善良和同情弱者的,爱心培养能够激起他们内心的自制。于是,她将公益渗透到班级教育中,2012年11月她组织社会爱心人士成立了“格林达尔公益团队”,班上的孩子就成了小志愿者,出现在每次活动的现场,一些孩子不好的品行和不爱学习的现象也逐渐有所改变。她也因此被评为诸城市“2012感动诸城十大人物”之一。
孙爱霞
脑瘫孩子的好妈妈

  寿光市稻田镇东稻田小学孙爱霞老师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15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关心爱护着每一名学生,尽职尽责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先后在潍坊市优质课、潍坊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年9月,因为难产,她的女儿成了一个不能站立、不会说话的脑瘫孩子。但是灾难没有摧毁她,她在生活的磨练中逐渐学会了坚强、乐观,学会了坦然接受命运的考验。
  孙老师在与一些脑瘫孩子和父母交流时,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助与悲痛。在工作之余,她将承载着自己酸甜苦辣故事的博客公开,并建立了脑瘫孩子交流群——睿扬爱心家园,以网名“睿扬”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当他们彷徨、失落时,孙老师将自己挺过艰难的经历与之分享,并努力为他们开启一扇勇敢与命运抗争的心灵窗户;当他们学习需要帮助时,孙老师毅然向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细心解答,鼓励他们自学成才。当看到这些孩子的进步时,更坚定了她要始终做一名“手执玫瑰,留人余香”的优秀教师信念。
  去年,孙老师邀请来自北京的中国脑瘫歌手张明来寿光举办了个人励志演唱会,目的是激励更多的脑瘫孩子和家庭学会坚强和乐观。演唱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学生、家长以及潍坊一些脑瘫孩子纷纷与她联系,把自己的想法与困惑跟孙老师交流,有的还表示愿意加入爱心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012年,孙老师荣获“感动寿光十大人物”、潍坊市最美妈妈称号。孙老师最大的希望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爱护脑瘫孩子,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共同成长。
盖美芳
用爱心滋润每个学生

  盖美芳,197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分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盖美芳课前努力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在班内开设了“竞赛台”,真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每当下课铃一响,同学们都会自觉地到“竞赛台”前排好队,把这节课自己所得的星星画到上面……这使班内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课堂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二十几年来,她任教班级的成绩一直在同年级名列前茅。
  去年暑假,学校安排她担任远程研修数学研修组组长。这对于第一次参加远程研修的她来说,无疑是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他们组学员的作业,有多篇被指导教师推荐,他们组还被山东省远程研修指挥中心通报表扬,她自己也被评为“远程研修优秀学员”。
  盖美芳用人格培养人格,用爱心传递爱心。班上有个学生叫于晓阳,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作业几乎不做,考试成绩总不及格。盖老师多次找他谈心,了解他生活上的困难,还自己掏钱给他买上练习本和文具盒……当于晓阳第一次把作业本交到她手中,盖美芳的手在颤抖。她在班内及时表扬了于晓阳,并决定奖励他五颗星。从那以后,于晓阳就像变了一个人,每次作业都能按时、认真地完成,考试成绩也成了优秀。
   本报记者 吴琼 张蓓 本报通讯员 周少平 季文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