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新闻超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五百万结核病患者每十分钟一人死亡
机构改革怪相,要防“换汤不换药”
老人自创逃生滑梯,五楼下来15秒
成人高考泄题案告破
盖了20多个章办不到证
路边停车被城建罚五千
初中生被绑天花板身亡
广西16地受冰雹袭击
巴前总统穆沙拉夫回国
美国国务卿突访伊拉克
土耳其接受以色列道歉
再现墨索里尼秘密地堡
苹果漏洞可重置别人密码
2013年03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构改革怪相,要防“换汤不换药”



  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各部门都要自觉行动,限期完成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绝不能‘换汤不换药’。”国务院针对新一轮机构改革敲响警钟。
  机构改革有哪些“换汤不换药”的怪象?记者进行采访梳理。
  【怪象一:改出一批吃财政饭的闲人】机构改革中的人员编制,向来是“增易减难”,一些地方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后,多出了一批巡视员、调研员、×长助理,他们虽然“退居二线”,“巡视员满天飞”,“调研员不调研”,但工资、待遇一分不少。
  某省于2009年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设置由原来的58个减少为47个,精简比例为19%,然而这些部门的公务员编制未有减少,不在任领导干部待遇不变。一些原厅局级、处级领导,现在不再担任实职,到干部没有配满的单位,担任巡视员或督察员,没有人因机构改革而“下岗”。
  【怪象二:少了正式工,多了“临时工”】一些地方改革,编制减少了,“正式工”精简了,但“临时工”队伍却越来越庞大。某大城市一位局长告诉记者,目前局里有200多个编制,临时工50人。东部沿海一县的农业局则更夸张,正式编制只有40个,但“临时工”有100多。
  在特定情况下,“临时工”还成为政府的“挡箭牌”。比如,辽宁西丰县委书记日前涉嫌违规坐豪车、套用武警部队假车牌,而书记事后回应称“司机只是临时工,已主动辞职”。
  政府机构改革需将应该剥离的职能真正转移给市场和社会,政府的“临时工”应转变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正式工”。
  【怪象三:以“改革”之名行“涨价”之实】披着改革的外衣进行的收权,使涨价几乎成为必然。
  以电力行业为例,200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通过成立区域电网,厂网分开等实现输配分开,建立电力市场。但是,多年后电网公司反而打着基础产业的旗号成为了“巨无霸”,电价被牢牢把住,所谓“听证会”沦为“听涨会”。人们为铁道部改革叫好,但普遍担心火车票借机涨价。机构改革不能成为产品涨价、借机“分肥”的机遇。
  【怪象四:明放暗收、小放大收】国家三令五申减少行政审批,但一些地方政府却有“加码”嫌疑。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曾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在当前阶段,审批越来越多,眼前最迫切的是行政改革,减少审批。
  有专家也担心,改革后部门权力更加集中,原来只是一只手,现在成了“千手观音”。政府能不能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能不能做到多放“事前审批”?应对机构改革进程及时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