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左图为被杀害医生陈妤娜生前照片。
右图为犯罪嫌疑人王运生在接受审讯。
下图为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十二病区医生办公室,这里曾是案发现场。 |
|

|
|
◎事发湖南衡阳,嫌犯王运生对治疗方案不满杀人报复 ◎两次踩点伺机行凶,均被家人发信息催促回家未得逞 一年前,湖南省衡阳市三医院南院(原结核病医院)33岁的女医生陈妤娜被患者王运生连捅28刀致死。王运生称,对陈妤娜的治疗方案不满,因而采取杀人方法报复。近日,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运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最新进展 王运生不服判决已上诉 现年26岁的王运生是衡南县栗江镇村民。2011年7月27日至8月23日,因患肺结核病,他在衡阳市三医院南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主治医生陈妤娜针对其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但王运生对医治方案有意见,对陈妤娜产生不满。 2012年4月28日下午,王运生携带尖刀来到医院,朝陈妤娜背部捅了两刀。陈妤娜倒地之后,王运生又朝她连刺20余刀,致其当场死亡。此时距哈医大杀医案、北京连续两起刺医案仅一个月时间。 同年5月1日,公安部门将王运生抓获归案。12月21日,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运生死刑。王运生不服判决,现已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此案再次引公众关注。 死者丈夫廖崇舟表示,希望爱人的死能引起社会对医患问题的重视,使医患矛盾得以缓解。近日,记者实地采访多名知情人还原出此事件的全过程。 案件回放 因不满治疗方案动杀机 2012年4月28日,衡阳第三医院住院部十二病区,医生陈妤娜与四名护士当班。 据当日值班护士描述及警方的审讯记录记载,14时许,陈妤娜正独自在办公室写病历,四名护士因查房和备药均不在现场。 一名戴口罩的男子来到办公室,见陈妤娜一人在,便从裤子口袋中掏出折叠式尖刀,朝其背部捅了两刀,陈妤娜惨叫一声,转脸看了男子一眼,便赶紧起身朝办公室门口走,才走了两步便跌倒在地上,男子跟上去朝陈妤娜的颈部、头部、胸部连刺20余刀,致陈妤娜当场死亡。 经过调查取证,警方认定,现场戴口罩男子即为王运生。 据警方透露,该院结核科主任陈文明也是王运生的刺杀目标之一,王运生杀害陈妤娜之后,在陈文明所住的小区附近转了一晚上,准备报复他。陈文明表示:“他杀人主要是认为治疗方案有问题。”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经衡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认定,该治疗方案符合医疗常规。 王运生原本在广州做装修工人,发现病情后,曾在衡南县防疫站取过一些免费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因服用后经常失眠,便于2011年7月27日到衡阳第三医院看病,当时由陈文明接诊,随后安排陈妤娜做他的主治医生。 王运生在接受审讯时表示,住院后前三天医生并未给自己用药,认为医生延误了病情。陈文明解释:“入院前三天不用药是惯例,要先弄清他自用的药有没有副作用。” 三天后,医生陈妤娜给王用了二线药物。据了解,在抗结核的治疗中,人们常把首选药物叫做一线药物,把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更换到治疗方案中的药物,叫做二线药物。随着病情好转,王运生出院了,不久咳嗽痰多的毛病再次复发,在广州检查被诊断为“耐多药性肺结核”。 “就是因为陈医生,换了二线药也不跟我说一声,随便停药、减药,现在反而说治不好了,如果真治不好,我就报复陈妤娜!”在警方的审讯记录中,王运生如此说。 医生回忆患者性格偏执 陈妤娜的母亲赵柏秀说:“他们(王的家人)几乎放弃他了,庭审时只有三个人来听审。”在法院出示的一审判决书中,王运生的姐姐曾陈述:“听他说医生害了他,耽误了他的病情。王运生得病后心情一直不好,喜欢骂人。” 医生陈文明表示:“王运生的性格接近于偏执,你怎么解释他也不听,但是他总是会反复地问。”据陈文明讲述,因王运生出院时其细菌培养检查结果还没出来,王运生出院后多次到医院找陈妤娜,陈告诉他细菌培养标本呈阴性,没什么大事。“但他对自己的病情非常紧张,多次找陈医生询问。” 2012年春节前,王运生拿着一份在广州检查的单子给陈文明,说自己病情加重了,服治结核病的药有耐药性了,埋怨陈妤娜用药不当。陈文明说:“我当时跟他解释说所有药用一段时间,身体里有一部分没有杀死的病菌都会有耐药性,但是他听不进去。” 据悉,王运生曾两次到衡阳“踩点”。2012年2至3月,他先后两次从广州坐火车来到衡阳,并两次都在衡阳火车站旁同一五金店分别购买了柴刀,准备伺机报复陈妤娜或陈文明,后均因其家人发来信息催其回家而未得逞。 王运生的妻子称,2012年4月17日王运生离家出走,电话一直打不通。随后,王运生姐姐打电话问他在哪里,王运生讲“我在天上”。
◎新闻延伸 两个家庭支离破碎 王运生,衡南栗江人,16岁到广州打工,父母以及两个姐姐、妻子都在广州谋生。现有一个5岁儿子和一个4岁女儿。 “他多次提到自己原本有个很幸福的家庭,现在不仅不能养家糊口,想抱抱孩子都难。”办案民警毛凌甫说:“王运生不仅终结了自己的幸福,也打碎了另一个家庭的幸福。” 33岁的陈妤娜是家中独女,父母都是退休医生。“工作很认真,说话细声细气的。”这是同事们对陈妤娜的评价。 事发后,陈妤娜的母亲赵柏秀每日以泪洗面,她留下女儿的手机,虽不太会用,但常会听听女儿生前跟外孙女的电话录音。 赵柏秀说,外孙女现在知道妈妈去天堂了。“她还小,只知道死和去天堂是一个意思,她认为天堂是个美好的地方。” 陈妤娜的丈夫廖崇舟也难以从阴影中走出。如果惨案没有发生,再过半个月他们一家将搬进新居。 自责没劝妻子转行 廖崇舟常常失眠,“每天晚上一闭上眼就想起妻子惨死的样子。”他每天上班前都会把妻子的QQ挂上,QQ签名改为:活着。“我知道,她想活着,她也永远活着。” 衡阳第三医院因其传染病院的特殊性质,位置偏僻,且病区与病区之间间隔很远。2011年9月,一位患者因病房安排问题曾拿着刀冲进陈妤娜办公室,医院报了案。 这件事未引起足够重视。2012年3月下旬,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杀医案后,廖崇舟以医生家属的身份致电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请求加强医生保护。“那个地方偏僻,又没保安,我反映说要加强安保措施,多安排几个男医生值班。”但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惨案就发生在自己妻子身上。 案发后,衡阳第三医院也紧急安排多名保安加强防护,在医院各路口都有保安把守。 事后,廖崇舟总自责没劝说妻子转行。他也明白:“没有医生因为这样的事辞职不干了,何况妻子对这一行也有感情。”廖崇舟表示,“希望我爱人的死能够唤起社会对医患问题的重视,让医患矛盾得以缓解。” 据《法制周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