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四人感染H7N9禽流感 |
◎我国共发现七例确诊病例,已有两人死亡 ◎目前感染源未知,国内外尚无针对性疫苗 |
|
记者2日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江苏省确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全力抢救。此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共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2例已死亡。截至目前,我国共发现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江苏现四例H7N9禽流感病例 据江苏省卫生厅4月2日通报,患者许某,女,45岁,南京市江宁区人,从事活禽宰杀工作。3月19日出现发热、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3月27日上午,由于病情加重转至南京市某医院ICU治疗。3月30日下午,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月2日下午,经中国疾控中心流感中心实验室复核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按照有关要求,4月2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该患者为江苏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经调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49人。经医学观察,截至目前,病例所有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患者桑某,女,48岁,宿迁市沭阳县人,从事板材加工工作。3月19日出现发热、头晕、咳嗽等症状。3月30日,由于病情加重,患者转院到南京市某医院ICU救治。3月30日,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弱阳性。4月2日下午,经中国疾控中心流感中心实验室复核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有关要求,4月2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调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有60人。经医学观察,截至目前,均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患者沈某,男,83岁,苏州市吴江区人。3月20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及胸痛等症状。3月29日,患者病情加重,至吴江区某医院治疗。4月1日,经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确定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有关要求,4月2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调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有15人。经医学观察,截至目前,均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患者张某,女,32岁,常州人,现居无锡市滨湖区,无业。3月21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3月28日,患者病情加重转入无锡某医院ICU治疗。3月31日,经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确定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有关要求,4月2日下午,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调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有43人。经医学观察,截至目前,均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目前,未发现上述4例病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目前国内外无针对性病毒疫苗 卫生部网站3月31日发布消息,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进行解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专家正在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进一步判断,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据了解,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患者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病例出现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临床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 4月2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市农委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上海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市动物疾控中心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34份留存样品,进行了禽流感通用引物检测,未发现禽流感病毒。 针对为何20多天后才公布感染H7N9信息的质疑,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吴凡2日表示,H7N9是新型病毒,该病例在门诊和收治过程中进行了检测,先排除了SARS等已知病毒,再进行未知病毒判断和诊疗。经过基因测序和比对,并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分离确认后,确定其感染H7N9病毒。未知病源的检测是相当困难的,需要一段时间。 有记者问,上海市场上的鸡肉和猪肉是否可以放心食用?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表示,经过全市全面排查,目前没有发现禽流感疫情和猪的疫情。目前上海市场的鸡肉和猪肉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相关链接 HxNx病毒家族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除了H7N9,给人类带来困扰的还有以下几个“成员”。 H1N1 该病毒曾引发1918年的流感大暴发。2009年开始,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H2N2 1957年2月首次发现于我国贵州西部,2月中旬在贵阳分离出病毒为H2N2(称为甲2型)。H2N2病毒在1968年消失前在全球曾造成100多万人死亡。 H3N2 甲型H3N2流感病毒曾于1968年在香港暴发,随后扩展至全球,称为“香港流感”。最新的疫情是,2013年初,美国东部多个州暴发H3N2季节性流感。 H5N1 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5N1为卫生部新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又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