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4月8日,民众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伦敦住所外放置鲜花纪念撒切尔夫人。 |
|

|
|
◎政治遗产塑造今日英国 ◎有人悲伤有人集会欢呼 撒切尔夫人的离世引发世界关注,各方评论不一。有人认为,撒切尔的改革拯救了英国并影响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之风一度劲刮,一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世界的主流思想都是要弱化政府。然而也有人认为,撒切尔夫人所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更有甚者,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的终结。另外,英国虽然取得马岛战争的胜利,但问题并没有因此解决,英国和阿根廷至今仍为此纠缠不清。
影响深远 一直持续数十年的时间 1979年5月4日,撒切尔夫人率领保守党在竞选中获胜,她踏上唐宁街10号的台阶,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 当年意气风发的“铁娘子”也许不会想到,2004年5月在英国人纪念撒切尔夫人上台25周年之时,英国《卫报》在回忆那历史性的一刻中用嘲讽的语气写道:“即使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恐怕也很难举出一个例子,可以证实她执政11年中给我们带来的‘和谐’。” 虽然布莱尔在2000年11月22日,也就是撒切尔夫人下台10周年之际就宣布“撒切尔时代已经结束”,但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是在一个新的时代……但我们必须要对付过去那个时代延续下来的问题。”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晚年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布莱尔的新工党和撒切尔的遗产——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塑造了今日的英国。”一家英国媒体这样写道,“尽管撒切尔执政只有11年,但她的影响会一直持续数十年的时间。”把“撒切尔的遗产”归为英国发展中的负面因素源于她保守主义的经济思想,这也是撒切尔夫人最受争议的政策。撒切尔夫人上台前,英国在工党卡拉汉政府领导下,因很多地区不断出现罢工而瘫痪。 当“铁娘子”面对这样的一个英国时,她开出的药方是:限制工会力量、推行私有化。之后英国经济果然有了起色,但是用英国《独立报》撰稿人约翰·雷图的话说:“在那些年里,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确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国社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犯罪率上升,社区破裂和分化。”
另类声音 有人集会庆祝她的去世 撒切尔夫人带来的不仅是英国人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10号时的眼泪在英国民众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演员、社会活动家汤姆林森至今仍然记得那一刻,“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这么多年过去了,撒切尔夫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在BBC举办“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邱吉尔、黛安娜和莎士比亚。 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Channel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时任首相布莱尔和艳星乔丹。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个“判决”——“她辜负了英国人”。 8日,当撒切尔夫人的死讯发出后,在伦敦金融区,不少人表达悲伤。一家法律事务所的职员艾伦·怀特福德说:“这遗憾,让人痛苦。她是位好人。”银行客尼克·戴克说:“这是悲伤的一天。” 在伦敦南部布里克斯顿,大约200人聚集,“庆祝”撒切尔夫人去世。这一地区1981年因社会严重分化和种族矛盾发生大规模骚乱。 不少集会人员高喊:“高兴!撒切尔死了。”40岁的本·温得瑟说:“人们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对英国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怨恨,而撒切尔个人就代表着这股怨恨。” 家庭生活 她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前两年,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和女儿卡萝尔都没有和母亲一起过圣诞节,任由撒切尔夫人孤零零一个人。如果说撒切尔夫人收获了一份完美的爱情,那么她在与子女的关系上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女儿卡萝尔不算不孝,但她是个记者,要东奔西跑,并不会经常陪伴在母亲身边。其实卡萝尔和父亲丹尼斯比较亲近。她曾为父亲写过传记,里面充满浓浓的父女之爱。 比起女儿,撒切尔夫人显然更溺爱儿子,但马克却一直给她惹麻烦。马克从小就读的都是最有名的贵族学校,但他成绩奇差无比,高中毕业时门门成绩只有O级,原则上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愿意接收他,但由于母亲身份特殊,不少名牌大学争着招揽马克。但马克在学校称王称霸,包括老师在内,无人敢惹。几乎每隔几天,在外忙完国事的撒切尔夫人就要回家替儿子收拾烂摊子。 荒废学业的马克在从商后也没消停过。一开始,他在一些公司就职,但没有在一家公司待满过一年。自己开公司后,马克利用其母亲职务之便“牟利”的事例并不少见,被称为“商界扒手”。 2004年,马克在位于南非坎普镇的家中被捕,罪名是资助赤道几内亚政变。在获悉儿子出事后,撒切尔夫人拖着病体奔赴南非。此案最终以5年徒刑缓期执行和27.5万英镑罚金结束。最后,还是撒切尔夫人掏腰包为儿子缴纳了罚金。
政要追忆 “我们失去一位伟大的领袖” 撒切尔夫人8日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各国政要随后在讲话中追忆这位“铁娘子”。 “我们失去一位伟大的领袖、一位伟大的首相和一位伟大的英国人。”——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 撒切尔夫人是“一位杰出政治人物”,“鲜有政治领导人能够不仅改变本国政治景象,而且改变整个世界”。——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撒切尔夫人曾是“欧盟内谨慎而积极的参与者”,欧盟将铭记“她为我们共同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和她的保留意见”。——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 “美国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撒切尔夫人是“标志性女政治家”,度过“杰出一生,冲破障碍,引领国家前进”。——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在她的公共生活中,她持有并实践保守派信仰。”她与法国时任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合作,“增强我们两国的联系。在那个时代,撒切尔夫人向修建英法海底隧道注入决定性动力”。——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 撒切尔夫人是“一名伟大的国家元首”,但“那是另一个时代,被称作撒切尔年代或者(罗纳德·)里根年代,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导致过度自由化”。——法国总理让·马克·艾罗 “众所周知,我们过去有意见不合之处……但是,我必须补充的是,观点不同从来不会阻碍相互尊重。”——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 撒切尔夫人“毫无疑问是同时代最杰出的政治人物之一……她非常严厉、直接并且始终如一,是一名伟大的政治人物”。——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相关新闻 阿根廷主流媒体风凉报道 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期间,曾带领英国在1982年打赢了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这让阿根廷人一直耿耿于怀,如今两国还在马岛问题上纠缠不清。据美国《民族评论报》报道,阿根廷主要日报《号角报》在播报撒切尔夫人死讯时宣称,她实际上的真正死因是“酗酒”。 《号角报》的报道写道:“作为英国20世纪最有争议的首相之一,她的生命在老年痴呆中走到尽头。她的晚年一直呆在奈茨布里奇的住所,由一名护士照看,无法外出,因为担心她可能迷路。在此之前,她已经被兑了补剂的杜松子酒掏空了身体。” 《民族评论报》称,阿根廷媒体对撒切尔夫人死讯的报道并不体面,而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德基什内尔尚未就撒切尔的去世做出官方回应,本着沉默是金的原则,这或许是阿方最为体面的回应方式。 本版文/本报综合新华社、《新闻晚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等报道 图/据新华社 制图 王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