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防控H7N9禽流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4月11日,香港食环署工作人员在文锦渡口岸检测活鸡抽取样本。 |
|

|
|
◎国家卫计委二版诊疗方案提示病毒有三条传播途径 ◎全国已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达38例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4月11日公布,10日17时至11日17时,全国报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5例。其中,上海3例,江苏2例。上海1例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截至11日17时,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38例,其中10人死亡。10日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提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是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进展 H7N9高危人群确定 截至目前,报告病例分布于上海(18例,死亡6例)、江苏(12例,死亡1例)、安徽(2例,死亡1例)、浙江(6例,死亡2例)4省市的23个地市级区域。 4月1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提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是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对于各方高度关注的病毒传染源问题,方案表示,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在传播途径方面,方案明确,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 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数据分析 患者发病到死亡最快6天 记者统计,从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来看,有15人是发病6天以后才去就诊,而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却是非常迅速。在现有的10例死亡病例中,最快的6天就已经抢救无效死亡,最长的也仅为30天。 第二版诊疗方案显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在发病初期由于症状并不明显,人类对H7N9的认识知之甚少,刚开始都会按照普通感冒进行治疗。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疾病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但是,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曾参与诊治浙江省湖州市张先生的浙大一院重症监护室主任方强,在说起这位患者的离世时,曾用“病毒用的是闪电战”来形容H7N9的发病速度,可见发病速度之快。 目前,在这38位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从年龄段来看,年龄在56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几乎占确诊患者的三分之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谭文杰教授曾表示,现在所有的流感病例,包括H7N9的病例,一是年纪比较大的,二是有基础代谢病的,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的人感染病毒以后,得重症肺炎和死亡的危险就比较高。谭文杰建议一些体弱的、年纪比较大的人,在流感流行的高峰之前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抵御流感的感染,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对新的流感病毒的感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卫生和计生委在诊疗方案中表示,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部门行动 16万H7N9检测试剂已发放 11日上午,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中国疾控中心已发放16万人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检测试剂,覆盖我国31个省份所有流感网络实验室。 据了解,8日,中国疾控中心再次向全国31个省份流感网络实验室发放10.5万人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检测试剂。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此次发放试剂,是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各地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要求,实现关口前移,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设计优化了引物和探针,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了H7N9病毒Real-time PCR核酸检测试剂。 加上第一批发放的5万余人份试剂,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向各地共发放了16万人份试剂,覆盖我国31个省份所有的流感网络实验室。 ◎新闻延伸 香港对供港活禽 实施H7快速测试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11日开始在文锦渡关口的牲畜检疫站,对内地供港活禽进行抽样H7禽流感病毒快速测试,确保禽只无有感染后才允许家禽批发商买卖。每批约1000只禽鸟抽取约30只禽鸟作测试,四至五小时有结果。 食物安全中心高级兽医师陈诗宁介绍说,内地供港活禽由内地注册农场供应,受内地的检验检疫部门监察其疾病情况,所有供港活禽来港前必须接受包括H5和H7的禽流感测试。及格后,内地有关部门会为该批家禽签发卫生健康证明书,并会将运载的车辆加上封条,避免有不明来历的家禽混入。
沪苏浙皖扑杀禽鸟 防疫情进一步扩散 为防控H7N9禽流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采取扑杀禽鸟等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记者11日从上海工商部门了解到,上海已对相关批零市场的所有禽鸟按规程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置,并且宣布暂停全市活禽交易、暂禁外省市活禽入沪。 南京市政府决定,自8日起暂时停止活禽交易、暂时关闭所有活禽交易市场,对所有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清理、消毒和封闭管理。 浙江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办公室11日通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1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浙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采集的10个鸭子样品中,检测出有2个样品H7N9禽流感病原学阳性。接到通报后,湖州市立即组织工商、农业、卫生等有关部门,对浙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活禽7000只全部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安徽已关闭徽商城家禽批发市场,对市场内所有禽类进行扑杀。对徽商城家禽批发市场的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 解密病毒发现过程 作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是如何被检出的?有关人士作了介绍。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相关负责人11日介绍,今年2月26日,该中心的专家前往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参与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的诊治和抢救。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相关病例时,及时开展了实验室筛查,排除了众多已知病毒感染的可能。 据介绍,病毒标本随后被带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系列研究与基因测序检测。经过科学研究,科研人员于3月20日初步认为患者可能感染新型流感病毒。3月22日,按国家生物安全有关规定,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2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送检的病例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