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防控H7N9禽流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2008年7月12日,爱德华兹(左)与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合影。(资料图片) |
|

|
|
◎“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梦中离世,享年87岁 ◎获诺奖医学奖后仍遭非议,造福全球500多万试管婴儿 英国《卫报》报道,“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4月10日在家中逝世,享年87岁。11日晨,爱德华兹供职的剑桥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说:“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的家人怀着深深的哀伤宣布,诺贝尔奖得主、科学家、体外受精技术先驱爱德华兹爵士在长期患病后,于4月10日在睡梦中平静离世。”“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将长时间怀念他。” 培育人类受精胚胎,被指“谋杀婴儿” 1958年,爱德华兹与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着手研究试管受精,于1969年首次培育出人类受精胚胎。“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天,我从显微镜里看去,一个人类胚囊正在‘凝视’着我。我当时想我们成功了。”爱德华兹回忆。 不过,当爱德华兹和斯特普托的成功传开后,许多被他们实验吓到的同行都对他们怀有敌意。有人甚至希望试管受精婴儿出生后严重残疾,这样就可以给世人好好上一课。甚至人类DNA先驱詹姆斯·沃森也警告爱德华兹,这样的行为徘徊在杀婴罪边缘。 更糟糕的是,1971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拒绝向他们提供研究资金,使整个研究项目面临危机。 连败五年终成功,获诺奖却遭非议 尽管两人多次面临放弃研究的困境,然而许多无法生育的夫妇给他们写的“恳求”信件,成为他们继续下去的动力来源。 到1977年,两人已经连续失败五个年头。但是在当年的11月,他们成功地将一个仅有8个细胞的胚囊植入了莱斯利·布朗的子宫内。 1978年7月25日23时47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在英国的奥尔德姆市医院诞生。“试管婴儿”一诞生就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 2010年,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距离他开始实验研究超过50年。据悉,爱德华兹多次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但因为涉及到伦理问题而受到重重阻拦。 不过,梵蒂冈猛烈抨击诺贝尔医学奖颁给“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斥责诺贝尔医学奖评审机构作出有关决定“不恰当”。代表教廷响应医学道德问题的宗座生命学院院长鲍拉称:“没有爱德华兹,世上便没有售卖数以百万卵细胞的市场,也没有大量放满胚胎的冷冻库。” 不过,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产科学和妇科学教授彼得·布劳德说:“尽管反对者批评不断,他无限的勇气、创新观念以及韧性,改变了数以百万计普通人的生活。”全球500多万试管婴儿的出生,归功于他的成果。 ◎首个试管婴儿 他是“荣誉家人” 虽然反对者认为路易斯·布朗是“怪物”,但她一直健康成长着,并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现年35岁的布朗已身为人母。她在2007年自然受孕产下了一名男婴。 10日晚,路易斯·布朗说,爱德华兹教授已经成为她家的“荣誉家人”,参加了她的婚礼,并且时常来看望她。“我今天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难过。我一直非常尊敬爱德华兹教授,他就像我的祖父一样。”她说,“他和斯特普托医生的研究,为数百万人带来了欢乐和喜悦。”“我的妹妹娜塔莉也是试管婴儿,在这个悲痛的时刻,我俩将共同的哀思寄予他的家人。”路易斯·布朗说。 ◎中国同行 他没有一点架子 爱德华兹教授对中国的兴趣源于一位中医领域的学者朋友,他曾说过:“哪怕在中国生活一辈子也不能穷尽对她的认识,能够在中国的街道上走走是我的梦想。” 2002年4月,爱德华兹来中国参加学术会议,他鼓励中国研究人员说:“起步较晚并不是坏事,因为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尽早进入世界前列。” 2006年,爱德华兹访问了长沙的湘雅医学院并给学生讲课。曾多次与他接触的中国遗传学与生殖医学专家卢光琇回忆:“他没有一点架子,在长沙,主动给湘雅医学院的学生讲课,学生有任何问题,他都乐于回答。” 据《法制晚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