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资讯超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防控H7N9禽流感
 
标题导航
毕业生下基层,政府给买岗位
我省将投237亿元支持粮食生产
青银高速潍坊段桥梁开工维修
寿光投2000万元修建明珠公园
中国广义货币首次突破百万亿元
昌邑山阳梨花节开幕
10分钟背诵30条论语五一免费游曲阜“三孔”
全省三月空气质量明显好于一二月份
2013年04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广义货币首次突破百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所谓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百姓所熟知的现金、钞票即M0加企业、居民活、定期存款的总和。这一概念被视为一国经济体总的货币存量。
  近五年来我国M2的增长上演出“狂飙突进”的一幕:自2009年起,每年跨越一个十万亿级台阶,2012年已达97.4万亿元。随着M2规模以及M2占GDP比重的快速增长,公众关于货币超发引发物价上涨的讨论亦逐渐升温。有人认为M2占GDP比重过高将带来物价、房价的上涨,但也有学者对比国外的数据指出,M2增长规模与CPI增长并无一定联系。
  经济学家认为,仅由货币占GDP比重偏高就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没有根据,而房价上涨的因素极为复杂,与国民投资渠道狭窄、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贪污腐败、海外热钱流入均有关系,货币亦非唯一推手。“M2占GDP比重本是一个用于度量经济体货币化程度的概念,现在却被许多人视为判断央行无节制印钞的指标。事实上,一国M2/GDP的上升,与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结构的演进都有关系,不能将之与货币超发画等号。”光大证券分析师钟正生认为,我国M2/GDP较高的重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由M2占GDP比重高就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并不公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