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人物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防控H7N9禽流感
 
标题导航
他们都是孩子的好老师(七)
让贫困生上得起学
2013年04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都是孩子的好老师(七)



  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了“寻找学生最敬佩的好教师”活动,本报3月份连续刊登了18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应广大读者的请求,本报继续刊登三名教师的事迹。她们分别是临朐县冶源镇中心初中教师李素娟,昌乐县乔官镇北岩中学教师林薇,寒亭区潍坊东辰国际学校教师王丽云。
  李素娟
30年无私耕耘育桃李

  李素娟,现年51岁,临朐县冶源镇中心初中教师。中教一级,1984年1月参加工作。在从教30年中,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工作一丝不苟,表现突出,深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在教师中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1984年1月,她应聘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教学的第一天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此,她默默耕耘、孜孜追求了30年。任教之初,在冶源镇中心初中,她总是早上六时之前到校,晚上十时以后回家。1996年的春天,上完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她不慎摔倒,导致尾骨骨折。那时离中考仅剩四十天的时间,怕耽搁学生们学习,她强忍着伤痛坚持给学生上课。一天到晚,不敢躺,不能坐,累了靠墙倚一倚,批改作业只得趴在桌子上。 
  从教30年,李素娟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爱已深深融入她的心灵深处。爱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她不懈的追求。2001年,她班里有一女生,因父母离异,心灵受创,变得沉默寡言,无心学习,经常逃课甚至夜不归宿。一天晚上九时多,李素娟接到家长电话,说孩子还没回家。二话没说,她叫上丈夫一起去找学生。最后在一家游戏厅找到了该女生,并把她带回自己家,决心用一个母亲的爱去感化她。整整一个月,她和女生吃住在一起,每天耐心做心理沟通并辅导功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女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绘画和小制作也把她心灵手巧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看到孩子的进步,女生的母亲拉着李素娟的手,含着眼泪说:“李老师,是你把孩子救了回来!”
  2003年冬季,李素娟班里有一位男生在课堂上晕倒,她得知该生因营养不良导致低血糖后,马上去学生家中了解情况,原来该生家住贫困山区,父亲身患绝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供孩子上学。但是这个好学上进的男生为了能够省下钱继续上学,每天只吃两顿饭。从此她每天都会买一份午饭带给该生,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以避免辍学,还想方设法让学校减免了该生的学费。天寒地冻的时候,她为该生买了棉衣和各种生活用品送到家里,身患绝症的父亲流着泪跪在她面前说:“李老师,孩子以后交给你,我就放心了。”在帮助该生升入高中后,她又想尽办法联系到一位企业家捐资助学,解决了该生高中三年的学费问题,并且经常去给他送吃的和生活用品,在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该生顺利考入重点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2011年春天,李素娟因病住院时,男生专程请假回来陪护,手术前他深情地说:“老师,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妈妈,我已经没有了父亲,不能再没有妈妈!你一定要好起来!”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威信是从事教育教学的无形力量,是一种精神感召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除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外,十分注重实效,教学成绩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同时,还注重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和研讨,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会,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研究。2001年6月,《谈标点符号的教学与训练》,获中华教育书库编委会二等奖(国家级);2002年7月,《尝试》获山东教育社二等奖(省级);2002年8月,《谈自信心的培养与智慧潜能的开发》获潍坊市教研室二等奖(市级);2010年5月,《抓好主题学习 提高阅读能力》获临朐县教研室三等奖(县级);2010年获得临朐县教研室“优秀实验教师”称号;2011年6月《走出误区——做好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沟通》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二等奖(省级)。作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优异教学成绩的老教师,她还十分注重传帮带,提高年轻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以崇高的师德感染年轻教师,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帮助年轻教师。在学校组织的结对子、一帮一的活动中,年轻教师都愿意和她搭档,她也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后来者。近年来,经她指导的年轻教师,一名教师的说课在全国研说教材竞赛中获一等奖,一名教师在全县组织的教育发展、我的责任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30年来,多少次她把市县荣誉称号让给了其他教师,有时是老教师需要转家属、孩子转户口;有的是年轻教师需要晋职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默默耕耘,奉献爱心,换来的是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赢得的是家长和社会各界普遍的赞誉和良好的口碑。
林薇
她就像妈妈一样可亲

  林薇,1988年4月参加工作,昌乐县乔官镇北岩中学一名普通教师。1995年被评为县教学能手,被县教研室定为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1999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昌乐县教育系统十佳公仆、潍坊市师德标兵,2000年先后被评为潍坊市、昌乐县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潍坊市优秀班主任,2002年9月9日的《潍坊晚报》专题报道了她的事迹,2004年5月28日的《教育创新报》也专题报道了她的事迹,2005年被评为昌乐县“巾帼模范”。2006年被评为潍坊市十佳师德标兵,2007年被评为全省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人才,给予记三等功奖励,昌乐电视台、潍坊电视台新闻栏目都曾报道过她的事迹。
  二十多年来,林薇扎根教育、献身教育,把全部的精力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她酷爱的教育事业。在她的眼里,教学工作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学校就是她的家,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挚爱的教育事业,给了她的学生们。
  2007年9月的一天,林老师突然接到一位高中老师的电话说“你的孩子常宁宁晚自习时突然晕倒了,现在昌乐人民医院,你快过来看看吧。”林老师来不及多想便骑着摩托车去了30多里地外的昌乐人民医院,林老师高度近视晚上从不骑车出门的,所以她的丈夫非常担心她的安全,但她不听丈夫的劝阻,依然去了医院。当她到达医院时,常宁宁已醒来了,当听到老师说“常宁宁,你妈妈来了”时,常宁宁睁开双眼,满含眼泪,她上前握着常宁宁的手“好受些了吗?”宁宁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因为她心里明白,在这漆黑的夜晚来的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是自己曾经的班主任。原来,在家长联系电话一栏,常宁宁填写了林薇的电话。林薇一夜没睡守候在宁宁身边,直到第二天她的家长去了医院,她才回家了。
  2012年6月,正在读高二的学生黄云的妈妈突然来找林薇说,她女儿因为在网上谈了一个男朋友而不去上学了,无论家长使用什么方法包括找她同学朋友劝说都无济于事,她已经在家近半个月了,实在没办法才来找她以前的班主任林老师。当时林薇非常吃惊,这么优秀的一个学生怎么会这样呢?第二天林薇要带着初一学生到五图青少年科技实践中心去实践一周,她认为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便带着黄云一起去了五图。经过林老师耐心细致的开导,黄云慢慢地她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林薇,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想和那个男孩一起去创业,去学化妆。林薇知道了她的心思,便一一对黄云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黄云欣然接受回学校继续读书,并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大学——青岛大学。
  林薇永不放弃她的每一个学生,不只是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物质上她也是毫不吝啬。2006年9月的一天,刚参加工作的王安莹同学捧着200元钱给林薇说:“老师,这是我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应该先给您,谢谢您给了我一次考学的机会,是您让我考上了高中,才实现了我的大学梦,也才有了我的今天,真的,谢谢您,老师。”原来,这位学生当时因无钱报考高中想退学,是林薇给她垫上了200元钱考的高中。虽然林薇经济很拮据,但每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她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桃李满天下,可以说是对林薇事业的诠释,也正是这千万个成才的学生才使她有了这样的执着。
  多少年来,林薇总是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她的丈夫在1997年的夏天突然患了肝病,不但没有工作,还需要天天花钱,昂贵的药费,加上儿子的学费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但她仍然潜心教学不动摇。那是2007年6月11日,她的丈夫自己一人从潍坊治病回来,刚下公共汽车时就感觉肚子疼痛,他马上骑着摩托车往家赶(离家还有近10里路程),当时正下着小雨,“屋漏偏遭连阴雨”,途中摩托车又扎了带,这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雨越下越大,肚子越来越疼,无奈只好推着摩托车艰难地往前走着,一步,一步……肚子越来越疼,他便把摩托车放在路边自己走回了家,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他像一个落汤鸡无精打采,林薇被当时的丈夫吓呆了,马上让自己的哥哥陪丈夫去了医院,经医生诊断为肺漏气,需住院治疗。当时,第二天就中考,她包靠着这一级学生同时又是班主任,她又怎么离得开呢?直到中考结束,她才匆匆赶往医院。病重的丈夫没好气地说:“你心里就只有你的学生,学生感冒了,你跑前跑后,这么多年来,你陪我去过一次医院吗?你总是忙忙忙,我在你心里还有没有一点点位置?”听着丈夫责怪的话语,再看看丈夫委屈而又疼痛的神情,她的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只好背过身去任凭泪水流淌……因为她心里清楚:自己欠丈夫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此时还能说什么呢?但她明白,丈夫是理解她、支持她的。从医院回来,林薇又一头扎进了学校里。
王丽云
为了学生累死也愿意

  王丽云是寒亭区潍坊东辰国际学校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十几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却深得学生口碑。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拖着羸弱的身体,背负生活的艰辛,凭着自己不懈的探索、无私的奉献和忘我的耕耘,取得了一系列让人啧啧称奇的骄人业绩。大凡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大忙人。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她把全部的时间与精力、热情与心血都倾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2012年她所在的学校撤并,她听从领导安排来到潍坊东辰国际学校,在这里她从十八年经验丰富的化学老师转型任教生物,对她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可她没有退缩,克服重重困难,仍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深得学生喜爱。可是别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她付出了比其他教师多的多的心血和汗水。她用实际行为演绎与诠释着一位普通教师的平凡与崇高、热情与奉献。由于王丽云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她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尊重信任的背后是她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与欣赏学生,始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七年级五班郭欣龙同学,刚入学时,作业完不成,上课时低头不听,书写速度慢,课下她和班主任、家长不断交流,与他谈话,鼓励他,帮助他,表扬他,他学生物的热情空前高涨,不仅自己预习完了下册的内容,而且每次学案都第一个完成,出错很少,她妈妈感到很自豪,王丽云也觉得很欣慰。老师的些许宽容,点滴关爱,一份付出,是那样的司空见惯,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勇气,是力量,是信心。宽容,是一缕灿烂的阳光。一份宽容,不仅能驱走自己心中的阴霾,还照亮了学生的心田。
  无论是化学课还是生物课,王丽云在课堂上都是从活学活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她让学生在吃东西时分出是动物的什么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还是果实,回家考察父母买鱼时什么样的鱼是新鲜的?买食品时是否过期了,吃饭时不再挑食,均衡营养。有的同学甚至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救了自己的姥姥等,这样学生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王丽云善于用丰富的表情来驾驭课堂。老师丰富的表情,会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从而建立良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她总是面带微笑,微笑是她脸上永恒的音符,会心的微笑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退却了紧张;微笑也拉近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近了感情;还可以意会心中那份不为人知的秘密。她的亲和力是学生学好化学和生物的“催化剂”。在课后,她善于用谈心增进师生情谊。当课堂上有学生闷闷不乐或心不在焉时,课下她一定把他(她)找到办公室或在操场上问个究竟。直到把问题解决,再把课堂上落下的问题补上。
  王丽云的大儿子患脑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没有给学生耽误一节课。2011年在中考前,由于长时间的负荷,王老师突然腿痛的连走路都有困难,经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痛。但她没有扔下学生,因为就要中考了,所以她忍着病痛上课,一节课都没有落下。上课时,学生们早早为她准备好了凳子,上讲台时坐在前排的学生扶着她,课堂上学生们投来关切的目光,课下同学们的一声声问候让她实在太感动了。“有这样的学生,累死也愿意。”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也正是以这样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且要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王丽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细节,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舒心,体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个性,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提问时,她的细节教育关注点不只在“会的请举手”,而是在“所有成员都要会”上。多年来她将痛苦埋在心底,将微笑挂在脸上,凭着她的坚强毅力和执着追求,把生活压力变成工作的动力,冲出困境,战胜了自我,取得了一次次骄人的业绩。课堂上学生得到的是她慈母般的爱和呵护,但学生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对身残儿子的愧疚、牵挂和思念。生活的磨难锻炼了她,她不服输,坚定地昂起头,顽强地走下去。“人生能有几度秋,寒霜暗染少华头。不为清贫移教志,常因冷暖替民忧。愧无业绩酬盛世,喜有桃李竞风流。此身愿化杜宇鸟,呕心沥血死方休。”这是她喜欢的一首诗,正如诗中所说,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真诚的态度、满腔的热情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永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本报记者 吴琼 实习生 房娜 本报通讯员 赵云福 王传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