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4.20芦山地震 |
|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
|
|
| 清明上河园广场效果图 |
|
|

|
|
春天里,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里,有了红花绿叶,文化地产就被赋予新的生命灵魂,建筑也变成有血有肉的活建筑。在首届潍坊地产·文化展中一个被反复提到的名词“文化地产”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购房者希望自己居住的楼盘打造成集民族文化、都市文化、中外文化为一体的城市载体,希望自己居住环境舒心怡人。 地产携手潍坊传统文化 “文化地产”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绝对统一的说法,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对文化地产的定义。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它特定的文化底蕴,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地产业在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状态。所以“文化地产”没有大一统的概念,它只是结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定位,反映在各自项目的具体细节中。 潍坊市是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传统民俗文化集散地,如杨家埠、十笏园、五道庙、诸城清明上河园等,开发商显然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把潍坊的传统民俗文化和商业地产结合到了一起,这些项目,基本上也都是潍坊的重点项目,投资额都高达数十亿元。 潍坊北大锦城的推广总监李春说:“文化是产品附加值极高的元素,如果能够在品质优秀的地产项目中注入独特的文化意境,进一步提高房地产项目的质量和生活品位,进而营造舒适、健康、和谐、智能的居住环境,那么所开发的项目也是最具保值增值潜力的。” 纵观潍坊整个房地产大环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关注文化,并以多方渠道展开文化宣传的阵势,档次、品位,带有浓烈文化主题的住宅……但大多数是形式大于内容。 文化地产就是将冰冷的钢筋混凝土,赋予生命的灵魂,使之变成为有血有肉的活建筑。潍坊的地产开发必然经历像其他先进城市那样,从普通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旅游地产、公园地产、养老地产、教育地产,再到如今新生的文化地产的转变。 房子有思想更具感染力 随着潍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逐步走入成熟,越来越多的项目都引入了文化的概念,使楼盘具有了一种文化内涵和价值倾向。文化生活的倡导,使业主不仅仅购买到楼盘本身,而且也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也造就了不同项目的差异性。 今天潍坊人的消费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当初别无选择的单位分房到如今看重楼盘的内在品质,人们买房,已经不仅仅是在进行物质消费,也有很大的精神消费。 这就是价值的体现。文化使建筑拥有了灵魂,成为一个具备“思想”的房子。当这种思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之后,它便具有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文化地产需大力扶植 山东烨盛地产常务副总经理王喆对记者说:“房地产商做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有深厚的底蕴,在文化产业周围要有深厚的底蕴和完善的商业。”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营销总监黄法慧向记者表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往往也是决定开发商是否愿意为文化产业付出的重要原因。纵观国内的文化地产项目,不少最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其发展文化产业的承诺。由此可以说,发展文化地产需要政府的长期大力扶植。 房地产的文化把控性很微妙,只有将其作为一种元素植于建筑之中,才能更好地丰富项目的内涵。做文化地产务必要从市场、消费者需求多方角度出发,重视细部。同时,文化地产不仅仅是由开发商单方面能实现的,还需要业主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开发商共同打造文化地产。 本报记者 刘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