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潍坊新闻·焦点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潍坊新闻·焦点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既然坐咱的车,保证人家安全就是咱的责任”
2013年04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然坐咱的车,保证人家安全就是咱的责任”
◎本报记者看望宋丰升家人,其父宋玉村说儿子做这些是应该的 ◎乡邻亲朋都夸宋丰升从小就是好样的
  宋立琛(前)班里的同学们用彩笔写下自己的祝福,希望他爸爸宋丰升早日康复。



◎家人心愿
为方便照顾,想将他转到潍坊治疗
  4月25日,宋丰升出事之后,全国各地的媒体赶往医院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本报报道刊登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爱心市民打来电话表示,想到医院或者宋丰升的老家看望他以及他的家人,并希望通过本报转达对他的敬意。
  宋丰升的父亲宋玉村说,他们非常感谢媒体朋友的帮助,这份感谢自己一直记在心里。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本报,向所有关心、关注儿子的好心人表示感谢。
  27日上午,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和潍坊交运集团的负责人也赶到了淄博市中心医院病房,看望了正在治疗的潍坊“最美司机”。他们表示,对潍坊出了宋丰升这位好司机深感骄傲,希望宋丰升好好养伤,愿所有司机弘扬宋丰升的正能量。
  宋玉村告诉记者,等儿子病情稳定些,他们打算给他办理转院手续,能够到潍坊或者寿光的医院继续进行治疗,也方便家人进行照顾。

◎众人说
发小
只要有事找他,没有说不行的时候
  听到自己打小最要好的朋友出了事,同村的宋爱生也来到了宋丰升的家里。
  宋爱生说,4月26日晚上,一个朋友给他打电话说宋丰升出车祸了,现在在淄博的一家医院,但不知道具体情况。这个朋友告诉他,网上已经有消息了,他马上回家上网查了查,才知道了事情的大体情况。当时本打算直接给宋丰升打电话问情况,但是考虑到他正在治疗不方便接听电话,这才找了几个朋友问出了他妻子的电话。宋爱生从宋丰升的妻子那得知,宋丰升到医院的当天晚上都疼得没有睡着觉。
  “我也开了好几年车了,按照当时的情形,如果换成一般人肯定被打蒙了,但他还能把车稳稳地停下,确实了不起。以前他在我心目中就是大哥,但这一次是真的非常佩服。”宋爱生告诉记者,宋丰升和自己同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还是同班同学,现在是铁哥们。“按照村里的辈份,我应该喊他叔,但我一般不叫叔,直接喊名字,这样才觉得亲切。宋丰升的性格挺开朗的,对朋友都非常仗义,只要朋友有事找到他,没有说不行的时候。”宋爱生说。
  说起小时候和宋丰升一起经历的事,宋爱生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他说,宋丰升上学时成绩不错,小学时还是班长,只要同学们有困难都找他。对班里学习不好的同学,宋丰升还经常督促他们。
  “宋丰升还是一个对生活比较有追求的人,他家的院子里种着不少花花草草。”宋爱生说,其实宋丰升非常顾家,一有空就回家看父母和老婆孩子。大家平时都在外面忙,现在他们几个伙伴一个月最多能见一次面,他打算这几天去医院去看看宋丰升。
村民
他一家很和睦,父亲做了个好榜样
  说起宋丰升,宋家稻庄二村的村支书宋景文竖起了大拇指。他告诉记者,宋丰升一直是村里公认的好孩子,为人很正直,只要谁家有困难都跑在前面去帮。姐弟几个对父母非常孝顺,兄弟之间也很和睦,婆媳关系很好,他们家被评为“五好家庭”是当之无愧的。“下一步,我们打算组织村民对宋丰升的光荣事迹进行学习。他的父母还种着大棚,我已经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介绍了他家的情况,只要他家里有什么困难,一定共同解决。”宋景文说,过几天他会和村干部一起去看望宋丰升。
  就在记者采访时,宋丰升家门口来了不少村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宋丰升一家是被村里很多人羡慕的,不仅兄弟俩都很孝顺,两个儿媳妇和公公婆婆的关系也都处理得很好。
  “宋丰升平时见到村里的人都很有礼节,有时开着车回家,但凡他认识的都会停下车打招呼,现在年轻人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了。”一位年长的大爷对记者说。
  另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宋丰升是个好孩子,主要是从小家教好,他的父亲给他做了个好榜样。以前村里还不是水泥路的时候,各家门口和路的两边都是杂草,宋丰升的父亲不光把自己家周围打上除草剂,也会给邻居家门口打上。只要别人遇到困难找到他父亲,都是全力相助。
邻居
家教非常严格,宋丰升从小乐于助人
  在宋丰升的家里记者见到了他们的老邻居宋秀华。宋秀华平时主要在潍坊做生意,一般不大回村。突然听别人说起宋丰升的事情后,他连晚饭也没吃就急匆匆赶到宋丰升家,向宋丰升的父母询问具体情况。
  “记得有一次下雪路滑,我的老父亲在田野里摔倒了。当时的丰升只有十几岁,发现这个情况后,马上把我父亲扶起来送回了家,又用座机给我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后他才放心离开。通过这件小事,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很了不起,做了一件大人事。”宋秀华说,有时冬天下雪,只要外出回家看到家门口的雪被扫得干干净净,那一定是宋丰升打扫的,他家的家教非常严格,宋丰升打小受他父亲的影响,非常乐于助人。
  “这个孩子从小我就非常喜欢。丰升小时候就非常懂事,性格活泼开朗,在村里跟老少爷们的关系都搞得不错。他从小身体就很好,以前在家每到农忙的时候都会帮着我们忙活。现在我们都在外面忙各自的事,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能见上一面。”宋秀华告诉记者,“听说了丰升的事,首先是挺担心的,但最重要的是佩服,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A2—A3版文/图 本报记者 刘鹏 李东杰 周晓晴 陈怀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