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5月8日,寿光文博会现场,观众在欣赏展出的油画作品。 |
|

|
|
◎首届寿光文博会持续13天,创意、舞蹈大赛等贯穿始终 ◎泥塑、剪纸与国内外风情油画同台展出,观众大呼过瘾 5月8日—20日,首届中国(寿光)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寿光文博会”)举行。8日,开幕式在寿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寿光文博会充分借鉴菜博会的成功运作经验,借力菜博会凝聚的人气,融合寿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文化特色,旨在打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和贸易平台。展会共设十大展区,参会主体达1000余家,泥塑、油画等展区的精彩作品让观众一饱眼福。 民间艺术 泥塑剪纸民俗范儿足 5月8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寿光国际会展中心的寿光文博会现场看到,本届寿光文博会突出创意内涵、展示创新成果,设置了展示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成就展、书画名家作品展、紫砂艺术暨产品展等十大展区。 在泥塑展区,来自寿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制作泥塑、剪纸、画脸谱。展位的桌子上摆着“小兔抱萝卜”、“小羊抱南瓜”等五颜六色的泥塑。10岁的隋铧樟和11岁的张浩智分别制作了泥塑“圣诞老人”和“背着书包的小孩”,吸引众多观众拍照留念。“这些都是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我们每周都要上一次泥塑课。今天能来这里展出自己做的泥塑,我觉得很自豪。”张浩智说。 寿光实验小学泥塑老师范光表示,为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养成多动脑的好习惯。学校从4年级开始,每周为同学们安排一节泥塑课。“高密泥塑远近闻名,而寿光泥塑主要以蔬菜和菜乡为题材,结合寿光的蔬菜大棚,也是特色鲜明。”范光说,寿光民间艺术气息比较浓厚,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民间艺术,有利于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异域风情 观众神游乌克兰风光 记者随后在乌克兰风情油画精品展区看到,该展区主要以乌克兰风情为主题,展出了乌克兰城市风貌、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风情。同时,还展出了大海系列作品和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的油画作品,让观众既可以感受到乌克兰的风情,又能领略到大海的磅礴之气和湿地公园的隽秀之风。“这些作品都画得很有意境,虽然我没有去过乌克兰,但我已从这些画中感 受到了乌克兰的美丽风景。”从淄博远道而来的观众王洪运说。 “我们这次一共带来了70幅画,主要是以乌克兰风情为主的画作。”该展区相关负责人青年画家郭杰表示,这些作品是他和同学任克涛创作的,两人师从乌克兰著名艺术家卡夫通·维克多和功勋艺术家塔耶夫·尤里,擅长创作风景油画,并将乌克兰高雅的艺术精神和表现手法,融入中国式写意元素。回到中国后,他们又创作了以太行山、长岛等为题材的山水油画,作品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这是我第一次在寿光办画展,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郭杰说,今年的中国画节,潍坊赢得了“中国画都”的美誉,在文化艺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首届寿光文博会上,他们展出这些画作,让人们感受异域风情,领略油画艺术之美。同时,也为潍坊画坛增添新的艺术元素,促进潍坊画风的多样性,让“中国画都”更富艺术魅力。 游子回乡 本土艺术家作品惊艳 除了国外风情现身,首届寿光文博会还吸引了部分寿光本土画家前来举办画展,现代艺术家宋微就是其中一位。8日,宋微共展出了28幅画作,以人物油画为主,主要表现了中国隔代教育和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同时,他还展出了自己在甘肃等偏远地区取材创作的风光油画。
“这是画的吗?咋看起来和照片一样?画得太好了。”一幅名为《留守儿童》的油画吸引了众人的眼球,部分观众误以为是照片,纷纷凑上前仔细观看。记者看到,这幅油画画的是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身穿蓝色背带裤、花棉袄,头戴彩色毛线帽,手里拿着一块方便面,眼睛看着前方,嘴角上还残留着方便面渣。宋微表示,他每年都会到太行山、沂蒙山区等偏远山区取材写生。这幅作品中的小男孩就是他去太行山区写生时认识的,小男孩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见面之后,我就一直资助这个小男孩,这是我去年看他时画的,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宋微说。 宋微的老家是寿光,这是他自从1989年离开寿光家乡后,第一次回家办展览。“我是农村出来的,对农村生活的感触比较深,所以一直关注农村,并从中收获灵感和启发。”宋微说,他这次回来,感觉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在外打拼的寿光老乡,他感到欣慰又自豪。 组织给力 多彩活动贯穿展会 记者采访了解到,首届寿光文博会充分借鉴菜博会的成功运作经验,借力菜博会凝聚的会展人气,融合寿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文化特色,旨在打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和贸易平台,促进山东乃至全国文化事业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据悉,本届文博会总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展位1000多个,参展参会主体达1000余家。为进一步丰富展会内容,展会期间还将举办文化产业投融资洽谈会、文化产品发布推介会、民间文艺演出、广告创意大赛、青少年舞蹈大赛、紫砂艺术文化节及一系列大型公益性展览和寿光文化名胜一日游等系列活动,以求展会与论坛、活动融合,全方位打造文化建设、信息成果和经验交流的绝佳平台。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