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陈介祺诞辰现清代反腐材料
2013年05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介祺诞辰现清代反腐材料
◎拓片上有疑似乾隆批示,内容是明代官员弹劾严嵩一事 ◎我市文史爱好者正在整理,计划完成后提交纪委等部门
  陈树亮展示部分拓片。本报记者 戴江西 摄



  近日,明代一位官员弹劾宰相严嵩十大罪状的清代拓片被发现,让人欣喜的是拓片的拓版就在我市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后代手中。5月14日,潍坊陈介祺纪念馆馆长陈树亮介绍说,这是一部警示后人的反腐败材料,目前拓片的详细材料正在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中。

拓片长度超过11米
  5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坊陈介祺纪念馆,馆长陈树亮向记者展示了刚刚发现的这部清代拓片,拓片长11.24米,宽约40厘米,由一条条长约20厘米、宽约40厘米的拓片组合而成。
  陈树亮告诉记者,这部拓片他已经看过很多次了,应该是明代某官员弹劾宰相严嵩的奏折,上面列举了严嵩的十大罪状,每一项罪状都在拓片上详细进行了说明。
  记者看到,拓片共分为以下几项内容:开头片,因为字迹略小且是老写很难辨认;中间部分是严嵩的十大罪状;最后的落款时间是“乾隆拾陆年拾贰月”,除此之外,还有陈介祺、何绍基等历史名人的感言。其中陈介祺写有“死而不死者天之为抑人之为耶为虏受之亦可以无憾矣”。
  陈树亮说,这部拓片是今年4月28日陈介祺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时,安丘的一位老先生送来的。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先生介绍,拓片是1956年他来潍坊城区学习时在当时白浪河岸边的小摊上购买的,当时花了3元钱。老先生听说我市举办陈介祺诞辰活动后,就亲自送来想验证真假。
  陈树亮得知此事后,见此拓片与潍坊陈氏家族有关,而且内容十分新颖,就召集了不少爱好者研究此拓片。
是清代用于反腐的材料
  陈树亮说,最近几天,他和潍坊的很多专家对这部拓片内容进行了研究,能够肯定这是清代一部反腐败警示材料。拓片中列举了严嵩十大罪状,前四项已经整理完毕,分别是抢男霸女、囤积国田、养兵造械和搜刮民财。拓片中针对严嵩的每条罪状都以实事说明,比如养兵造械方面写有“三社人马,大有宫廷分抗礼之势”。其他六项内容还在整理之中。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反腐败警示材料呢?陈树亮说,文中有乾隆皇帝的批示“此等实令人发指 贪官应殊刻不容缓 奸人不除民不安矣”的字样。虽然这条批示是不是乾隆皇帝的批示还有待考证,但是内容是准确的,从目前整理的材料分析,这应该是清代的一部反腐败警示材料。
  陈树亮说,通过研究,他们发现这部拓片与潍坊陈氏家族有关,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他已经从陈介祺后人手中知道了这部拓片的拓版,两者一字不差,由此可见这部拓片是从陈家拓版上印刷制造的。至此,这部拓片的大体脉络已经整理清楚,拓片上记录的内容是明代某官员弹劾宰相严嵩的十大罪状,最终被严嵩害死。清代以此书为反腐败警示材料,陈介祺、何绍基等人看后有感而发,留下了自己的诸多感想。
想请内行一起来整理
  那么这又是谁弹劾严嵩写的材料呢?记者和陈树亮以及几位文史爱好者在文中还找到了张受之、杨忠公憨等人名。陈树亮在网上查询得知,张受之是清代金石篆刻家,而对杨忠公憨的介绍则为:杨继盛,明代兵部武选员外郎,生于1516年—1555年,明保定容城人,曾任兵部武选员外郎,劾权相严嵩十大罪,下狱受酷刑,被杀。一代名臣远去了,却为华盖寺留下了翰墨清香,留下了厚重文化,留下了苍凉背影。
  陈树亮告诉记者,如果上述资料属实,那么这段历史就非常清楚了,应该是张受之将杨继盛弹劾严嵩的故事刻在石碑上,陈介祺、何绍基在清代同一时期为官,二人也为明代官员弹劾严嵩的壮举深受感动,留下了自己的感想。陈介祺收藏了碑文的拓版。
  陈树亮最后说,以上只是目前整理出来的材料,随着拓片的整理,这段历史会更加明确。这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反腐败历史资料,等拓片中的文字材料全部整理完毕后,他打算提交给纪委等部门,用于现在的反腐败材料。在材料整理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希望懂得文言文或古文的市民踊跃参与。    本报记者 曾庆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