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 |
◎秉性和能力不被认同,最后时刻仍对能源审批权紧抓不放 ◎在家人被调查期间,其精神几近崩溃,在办公室打吊瓶支撑 |
|
|
|
刘铁男与情妇徐某的旧照 |
|

|
|
事件回顾 ● 2012年12月6日 被实名举报,能源局称“造谣” 《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中向中纪委实名举报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结成官商同盟等。国家能源局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上述消息“纯属污蔑造谣”。 ● 2013年1月30日 举报者称已立案 罗昌平称,中央有关部门已就实名举报一事立案调查,是立案调查而不止于受理。 ● 2013年1月31日 四次公开活动 自2012年12月6日被实名举报以来,刘铁男先后有四次公开见诸报道的活动。 ● 2013年3月26日 能源局长被接替 吴新雄接替刘铁男出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仍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12名副主任中排名第9位。 ●2013年5月12日 接受组织调查 记者从中央纪委获悉,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2013年5月14日 被免去领导职务 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被实名举报五个月之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中央免去领导职务。 按照发改委工作分工,刘铁男分管经济运行调节局、产业协调司、财政金融司,直接负责能源项目的审批。据知情人士称,从被举报到正式接受调查的5个月时间,刘铁男一直在工作岗位,并仍掌握实权,并且在离职之前审批了一大批能源项目。 有分析认为,刘铁男被举报是导火索,与审批项目有关的寻租行为或是纪检部门调查的主要内容。在国务院转变职能的大局下,刘铁男时代能源局严控项目审批行为备受诟病。
口碑和作风不被认可 刘铁男自2010年12月接任张国宝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在两年有余的时间里,其个人秉性和业务能力并不为内部人士认同。 有媒体报道,刘铁男曾对外宣称取得了名古屋市立大学的“修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的硕士学位)。刘铁男的官方简历显示,他拥有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经济学硕士。这段经历则被指“学历造假”,称其涉嫌用“荣誉证书”冒充该校学历。 国家发改委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刘在能源局的口碑并不好,此人虽不善言辞,但作风极为严厉,对下属常常大声训斥,司局长也不例外。“从他几次会议讲话判断,个人业务能力有限。在脱稿讲话时常常逻辑混乱,与前任局长无法相比。他在任时我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在能源行业管理能力上,2012年刘铁男提出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实现“三稳三进”工作目标。但实际上,能源体制改革除电煤市场化之外没有新突破,2011年、2012年非化石能源比例累计只有0.5%的增幅。
办公室中打吊瓶支撑 “从被举报到被带走,我们仍然可以在发改委大院里见到他本人,不过明显能感觉到失意,露面的次数少了。”上述人士说。 刘铁男遭遇实名举报后,先后有四次公开活动。除此之外,不再出席外事活动,一切来访多由能源局副局长参与;内部司局长甚至也很少会面,其秘书也被调回发改委产业司。 内部人士称,在这一期间,刘铁男已经主动向纪检部门写过材料,纪检部门也就举报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有媒体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刘铁男的儿子先于刘铁男被限制自由调查,妻子郭某也在接受调查。刘铁男的精神几近崩溃,曾在办公室中打吊瓶勉强支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能源局与电监会重组,组建新的国家能源局。刘铁男未能继续担任局长,也没有由能源局系统内的人选来接任,而是由系统外的原国家电监会主席吴新雄接任新的能源局局长。在3月18日能源局召开的干部大会上,吴新雄在就职演说中,对于前任局长刘铁男只字未提。 知情者告诉记者,刘铁男与妻子是在5月11日下午在国家发改委大院被中纪委工作人员带走的。
新闻发言人成其“家奴” 14日,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多数人应该还记得,在《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当天,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有关举报纯属造谣。这一表态事后看来非常滑稽,一名副部级官员是否涉嫌违纪,应该由中纪委来认定,刘铁男的下属显然不具备这个权威。 但这名负责人也有自己的无奈。2012年12月6日,实名举报出来时,刘铁男身在国外,通过秘书要求该司长对外表态。这位司长倒也听话,在接到媒体电话之后,爽快背书,沦为刘铁男的“家奴”。 这位司长估计后来也后悔自己的草率。由于表了这个不适当的态,原本有希望去核电司的他,听说也没机会了。当然比起刘铁男局长,这位司长只不过是一出大戏中的龙套角色。
刘铁男与情妇决裂始末 一位熟知刘铁男和徐某关系的知情人士电话中向记者叙述了双方反目的过程。刘铁男与其情妇徐某相识于日本,1996年至1999年期间,刘铁男担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参赞。 2003年6月,商人倪日涛与刘铁男夫人郭静华共同在加拿大卑诗省成立控股公司——加拿大绿色资源有限公司CGR Invest-ments Inc (简称CGR)。郭静华担任公司董事,持有公司10%的股份,倪日涛持股90%。同时,倪日涛还独资注册成立山威投资有限公司(SunWave InvestmentsLtd.,简称SWI)。上述知情人士称,CGRCEO和山威公司均由徐某担任总裁。 2005年12月,郭静华将其股份以及董事的身份转入其儿子刘德成名下。 上述知情人说,倪日涛在收购加拿大制浆厂NewSkeena时做假,“涉嫌以项目撬动银行资金”,实行诈骗。“当时国内银行到现场去考察,诈骗几乎成功,但由于文件全是作假,徐某听说要诈骗几个亿,自觉风险太大,无法做下去,就提出辞职。”知情人士说,而刘铁男仍逼迫徐某继续干。 最后关头,徐某曾亲自找刘铁男,希望他能阻止,但刘铁男站在了倪日涛一边。倪日涛则威胁说要杀死徐某,因为她知道的太多,涉及金额太大。面对可能被灭口的威胁,徐某最终与倪日涛、刘铁男反目。
◎被举报前 “不做工作不画圈”屡遭地方炮轰 “刘铁男任能源局长时对能源项目审批卡得很紧,”一位发改委内部人士说。虽然能源项目的上马最终要由发改委发文,但具体审批项目由能源局办理,事实上主要取决于刘铁男点不点头。“项目单位不做工作他是不会画圈的,因而在他手里积压了大批项目。” 地方能源项目得不到批复,使能源局与地方省份积怨甚多,矛盾不时激化。 据知情者回忆,在一次有多个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参加的能源项目会议上,新疆自治区一位领导直言不讳地对刘铁男说,“铁男同志,就你和能源局的工作作风,如何适应得了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形势?”当时,刘铁男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而在2013年1月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一位西南省份地方能源局负责人更是公开放炮:“XX市的书记是政治局委员,你们批XX市的项目快;XX自治区党委书记是中央委员,你们的审批速度也快。我们这个省一没政治地位,二经济状况差,你们就拖着项目不给批复,什么道理?!” 这位地方能源局官员的发言收获一片掌声。“我的官帽也不是你能源局给的,我就是要把我们的憋屈说出来!”这一幕,让当时在座的能源局官员颇为尴尬,这位放炮官员一时闻名业内,并且在2013年3月履新当地发改委主任。
◎被举报后 能源项目审批步伐和节奏明显加快 刘铁男在被举报后,能源项目审批的步伐和节奏明显加快,在卸任局长前夕更集中签发了一批项目。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自2012年12月到2013年2月底,新审批的能源项目不完全统计在50个以上。当中既包括能源央企的投资项目,也有地方政府的规划项目。 在一些电网项目,尤其是交流特高压项目的可行性上,业内专家乃至能源局内部都有许多不同意见,但这也没能挡住刘铁男审批的步伐。 “在电网规划问题上,刘铁男在表面上表示尊重各方面专家意见,但在批项目时仍然我行我素。 按照国务院要求,能源局专门成立电网专家组,并举行隆重的成立仪式,由电力相关司局人士宣布专家组名单、工作计划,但专家组成立后,并没有开展工作。电网项目的审批依然进行。” 一位电力专家组成员说,“就在中咨公司组织专家对交流特高压进行论证时,一些尚有争议的特高压项目就已获得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 ”
◎记者观察 刘铁男的权力金矿 随着刘铁男的案发,多年来被他一人所把持的能源项目审批机制,暴露出了各种弊病。 在原有的制度设计中,国家能源局拥有不可小视的项目审批权。能源项目虽以发改委名号发文,能源局作为项目主办单位在第一道关卡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审批制度不断为行政寻租创造机会,能源系统则是重灾区。 在2004版《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重大以及非重大的能源项目均需上报发改委审批。甚至于个人承建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也要向发改委核准,否则无法获得补贴。 电力、煤炭、油气等资源的特殊地位,决定国家必须对资源进行管理,对项目开发实行审批。但另一方面,诸如风电等项目已经完全市场化的领域,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决定投资与否。 而在刘铁男把持能源局时期,风电项目审批权却在不断收紧,并连续公布三批风电项目拟核准计划,纳入核准的风电项目方可开工建设并获得可再生能源补贴。这样的管制不利于行业优胜劣汰,更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 本报综合《新闻晚报》、《西安晚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