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冰心玉壶张雪岩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出身寒门,上下求索不停息
2013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身寒门,上下求索不停息
  1928年,张雪岩(后排右二)在上海时与基督刊物编辑合影。
  张雪岩在天津轮船公司时留影。



  张雪岩(1901——1950),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出身农家寒门,他没有自卑沉沦,而是上下求索,苦苦打拼,成为一位为国家为人民奔波呐喊而卓有建树的英勇斗士。“自古英才多磨难,少有纨绔成伟男”,这一成才真谛在他身上再次得到验证。
  张雪岩自幼就切身体验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苦难使他对社会底层的农民群众抱有深深的同情,同时也形成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自幼尝尽人间辛酸
  张雪岩,学名张松峰,1901年出生在潍县大常疃村(今寒亭区固堤街道大常疃村)一个贫寒农家,5岁丧母,兄弟三人在父亲张汝鑫拉扯下成长,饱尝了人间疾苦。8岁时在本村免学费的教会小学读书。由于他勤奋好学,村里的美国长老会经常给他提供资助。1914年小学毕业后,在族兄张贯道资助下考入潍县乐道院文华中学。当时该校学制为三年,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班级,共有83名学生,张雪岩分配到乙班。他英文学得特别好,深得教授英语的校长维里华森喜欢。尽管文华书院是教会学校,费用也偏低,但他仅读了半年就不得不中途辍学。为了生存,他曾在大常疃村南庙教书。1915年前后,张雪岩又到潍县惠东药房当伙计,做些扫地、抹桌子等打杂的活。在这期间他很想读书,但没有经济条件不能如愿,心情倍感苦闷。

远赴欧洲当译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等协约国大量招募华工。1916年冬,英国在潍县火车站设置招工局,招募华工赴欧洲参与战事,从事制造军火、支援前线运输等工作。招工局到处张贴告示,罗列种种优惠待遇,并对入选的华工每人发放一个登记本和120块银元的安家费,在他们出国以后,由家属每月持登记本到招工局领取10块银元。这对当时遭遇大旱、饥寒交迫的潍县农民来说,无疑是个比闯关东更具有诱惑力的选择。
  正在惠东药房作小伙计的张雪岩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因为他觉得在文华书院所学的英语可在欧洲派上用场,也可继续深造,改变自己的境遇,于是未与家人商量,便毅然跑到招工局报名。
  当时,招工局的人见张雪岩个头比较矮干不了重体力活,本不让他参加,却意外发现他会讲英语,因为大量华工需要有人担任翻译工作,张雪岩就被录用了。家人听说后急忙阻止,他坚持说:“在家过不下去了,出国总是条出路。”为了挣口饭吃,张雪岩和其他华工一样,怀着对未知的命运的茫然,远渡重洋奔赴欧洲战场。
  他们这些由英国人在山东所招募的华工先由青岛乘坐轮船集中到威海卫,然后由英国派船运赴欧洲。中国劳工在英法联军控制的法国西线战场,经过短时间军事训练、工兵业务训练和码头装卸搬运训练后,整编为“华工军团”列入英法联军的军事序列。
  张雪岩和同去的华工们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搬运工作——装卸战争物资。他们严守军纪,服从军令,前方打到哪里,华工军团就跟到哪里,要保证完成修路、运粮、伐木、挖战壕、修工事、装卸武器弹药、打扫战场等任务。刚到时,张雪岩是扛粮食的搬运工。由于工头是英国人,不懂汉语,而华工中除了张雪岩外也都不懂英语,一遇麻烦事双方无法沟通、理解彼此的意思。在当时,张雪岩尽管对英语算不上精通,还是能够与英国人交流,所以工头和华工们遇到了麻烦事,他就在中间交涉、互相转达。由此,那位英国工头便让张雪岩做翻译。后来他回忆说,给自己人当翻译,或许就能明白人家的真实意思,尽力少受糊弄,少吃亏,少走弯路。后来,那位工头发现张雪岩喜欢读报,又叫他兼任送报纸的工作,还特意送他去学习了一段时间英语。张雪岩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刻苦自学,不仅精通了英语,还掌握了一些外国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1918年11月11日,联军大获全胜,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幸存的华工也开始陆续回到自己的祖国。

苦苦追寻救国路
  张雪岩于1919年回国。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冲击着他那颗年轻的心。回乡后,他又到文华中学讲授英语。他在此前饱尝了人间的疾苦——当小伙计,任凭老板驱使;到欧洲做华工,虽说他本人未经过大的磨难,但因国势微弱所遭的白眼也大大刺痛了他的心。虽然明知教书难遂强国之愿,但他还是迫于生活压力,选择了这条路。在这期间,他与校长维里华森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也为他日后接受基督教思想打下了基础。
  几年后,张雪岩觉得这并不是他追求的生活,他想走实业救国的路。于是奔赴烟台,进入正记轮船公司打工。
  最初,老板分配给他打杂的工作。一次,他正在厅房内扫地,从国外打来一个长途电话,当时公司里的几个高级职员怎么也听不懂,老板守着话筒干着急。这时张雪岩接过电话,对方是从泰国打来的,他们有艘货船想在烟台卸货,询问行不行。老板表态后,他用英语给对方作了答复。正是这次偶然的通话,使张雪岩从勤杂工当上了高级职员,专门从事英文翻译和打字工作,工资也随之增加许多。随后,天津正记轮船总公司又把他调到天津。在那里,张雪岩与国外人士接触的机会更多,但外国人的蛮横和老板的仰人鼻息令他陷入新的痛苦境地。他清楚地认识到实业救国无法实现。
  1928年5月,张雪岩离开天津,经过朋友介绍到沈阳张作霖部参军。然而,6月4日发生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张雪岩无奈返回老家,参加了地方队伍,在潍北、昌邑一带活动。因他是个书生,同那些粗野的军人融不到一块,常常受到怀疑。于是他就借口治病离开了那支队伍逃亡到上海。张雪岩从军报国的梦想就这样结束了。
  此后,张雪岩在上海英美传教士创办的基督教出版机构广学会里寻找到一个编辑职位。当时文化界对学历相当崇尚,而张雪岩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难免遭受到同仁的歧视。大约一年半后,潍县乐道院文华中学原校长维里华森改任美国长老会驻华总干事,在上海与张雪岩路遇,得知他的境况,便帮他联系到南京金陵神学院学习深造。
  1930年9月,张雪岩进入该院学习。依靠每日教两节英文月薪50元的收入,半工半读学完了三年课程。期间,他心系社会,撰写了不少文章,写作才能崭露头角。毕业后,来到上海在中华基督教男青年会和女青年会工作。此间,他常作为中华基督教的代表出席教会召开的一些国际性会议,到过很多国家。通过在国外的考察,他感到科技文化教育是使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他在《给母校庆寿》一文中曾写道:“她对社会国家和人群都负有无限责任。她明日的子孙,是造福地方的中坚,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先锋……愿她将来的生存是中华民族筑立在山东半岛的向将沉的黑暗神州放射光明的探照灯。黑暗变作白日,中华魂得以起死回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