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都是伴随着饥饿长大的,我也一样。当时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家中有点好吃的,父母都是先给我和爷爷吃。姐姐比我大五岁,在一边看着我们吃,馋得直流口水,现在想起来心里酸酸的。 六十年代上小学,那时上小学三年级以前没有纸和笔,是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写完后老师批阅,然后擦掉再写。男孩子图方便大都用棉袄袖子擦石板,一段时间后大多数男孩子的袄袖子都成扇子了。 上小学最光荣的莫过于加入少先队,那时候一年级入学后是分批加入少先队,学习好的,表现积极的经老师批准优先加入少先队。红领巾是是最神圣的。戴上红领巾是最光荣最自豪地。初次戴上红领巾,连晚上睡觉都舍不得摘下来,睡着了母亲给摘下来,叠好放在一边,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找过红领巾来带上。 六一节庆祝活动由学区统一组织,各学校学生由老师带队,步行到几公里外的中学操场上参加庆六一大会。参加演出的同学一大早就去学校化妆,然后生产队派马车送演出的同学,其他的同学步行去会场。那时没有录音机,前台的舞蹈靠后台的合唱节拍进行,老师在指挥,跳着跳着,有一个二年级的女孩束裙子的麻绳断了,裙子掉在了地上,老师给她提裙子,这是节拍就乱了,本来获一等奖的节目只获得了优秀奖。 生产队的马车送下我们就回去了,散会后同学们一起回家,又累又热,又饥又渴。好在那时没有污染,沟沟坎坎都有清泉,每到一处清泉,同学们一哄而上,手捧泉水痛饮。泉水清澈甘甜,沁人心扉。 随着年龄不断增大,与儿时的伙伴每每回忆起童年的趣事,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郑重
|
|